|
有感于一群善良的人,卻得不到善終 文 | 山野村夫 許多讀者認(rèn)為《邊城》是沈從文“湘西世界”理想人生的集中代表,是“一部證明人性皆善的著作”。文中描寫了一幅民性淳樸的風(fēng)格畫,生活在那里人的是“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的人”。翠翠、儺送等人都具有淳樸、善良、美好的天性。人們接人待物:淳樸厚道、和氣親人、天真無邪、自自然然、毫不做作。面對生活的種種不幸:天災(zāi)人禍,生老病死,包括愛恨情仇,也極淳樸、淡然。 這么一群美好、善良的人,應(yīng)該是幸福的、快樂的。但是在表面上寧靜、純真與祥和的世外桃源里,卻彌漫著無奈、憂傷和惆悵的情緒,人們的命運融入非正常死亡、離家出走、愛情破滅等。我不否認(rèn)《邊城》是一部溫暖的作品,但是,我卻讀出了涼涼的悲。 魯迅先生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我們之所以痛苦,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得實現(xiàn)。所以,要探究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悲劇,要先搞清楚他們的悲劇是什么?翠翠她向往著“與儺送長相廝守,與爺爺相依為命”,可結(jié)局是“儺送出走,爺爺死了”。她雖然變得堅強了,但生活在癡等一個“也許永遠(yuǎn)不回來了”的絕望和對儺送“也許明天回來”的憧憬中,痛苦、無奈。老船夫不想讓翠翠走她母親的老路,要為翠翠安排一個好的歸宿,可結(jié)果卻讓翠翠的感情更加曲折,還遭到船總順順一家的成見,最后在無法為翠翠找到合適的歸宿中心力交瘁、無奈的死去。天保喜歡翠翠,但也想成全兄弟,顧及手足之情,可結(jié)局是他的離開并沒有成全儺送與翠翠的愛情,自己還在“闖灘”時,身死他鄉(xiāng)。儺送深愛著翠翠,愿意在“金錢”與“愛情”之間選擇愛情,但最終卻在對哥哥之死的痛苦、內(nèi)疚中,選擇了出逃,離開了自己深愛的翠翠。他們從各自的立場替對方考慮問題,錯了嗎?都沒有錯。這些人的悲劇,我們找不到一個具體的“壞人”,但又好像與他們每個人都有關(guān)。翠翠的悲劇主要來源于天保的意外死亡,以及爺爺?shù)摹袄隙檬隆?,招來順順一家的成見與誤會。然而,這樣的誤會又沒有進(jìn)行有效溝通,及時化解,導(dǎo)致越積越深,最終釀成悲劇。 這一切皆因他們過于“善良”,他們太“ 善” 了,伴隨著命運的玩弄,一連串的“ 善” 反而造成了悲劇的結(jié)果。翠翠太善而接近純自然的狀態(tài),這就使她對待自己的人生也“順其自然”,對愛情和婚姻十分消極,無知亦無求地聽著命運的召喚。祖父死后她變得非常堅強和積極了,獨自撐船等待儺送歸來,但我們都知道,儺送完全有可能不會回來了。祖父太善,對翠翠疼愛至極,對她的“終身大事”十分焦慮,在誤會發(fā)生后,選擇自己默默地扛起一切傷痛與壓力,最終心力交瘁而帶著遺憾離去。天保和儺送太善,所以天保在深受打擊時也愿意獨身離去,成全弟弟的感情,結(jié)果出了意外;所以儺送面對哥哥的死過于悲傷和愧疚,也選擇了以離開的方式來回避翠翠的愛情。 或許這是邊民純樸健康人性下,潛藏著的幾千年來民族心靈的痼疾——天命的迷信思想造成的。他們以為禍患都淵源于冥冥之中的因果報應(yīng),對于一些他們無法解釋的禍患,總把它們與人的言行生硬地聯(lián)系起來,認(rèn)為人的言行悖于常理勢必惹來禍患,于是由猜疑、誤會而產(chǎn)生隔膜,甚至最終釀成悲劇。正是這一心理痼疾疾,使順順父子不自覺地充當(dāng)了悲劇的制造者。先是“船總性格雖異常豪爽,可不愿意間接地把第一個兒子弄死的女孩,又來作第二個兒子的媳婦?!痹偈莾碗m然面臨愛情與金錢抉擇時選擇了愛情,卻未能向著翠翠再靠近一步,而是選擇逃離。于是,老船夫?qū)τ诖浯涞拿篮脤淼南M?,無形中被順順父子的不自覺的冷漠毀滅了,他的生存意志也隨之被摧毀,終于在雷雨之夜完成了他一生的航程。翠翠終于只能孤伶伶地守在渡口,等待不知歸期的心上人的歸來。歸期是何時?只能等到順順特別是儺送戰(zhàn)勝了心靈的病疾,消除了由迷信導(dǎo)致的隔膜,或許才能有情人才能終成眷屬。
沈從文說,“一切都是命,半點不由人”,是抗拒不掉的,是客觀存在的“宿命”。一切都是命,都是命運自然的安排,無論生死、離別,都是人生常態(tài),何須悲傷?坦然接受就可以了。 他并不想批判,也不愿同情,只用詩化的語言,不只是單一的“證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陰暗面,而是展現(xiàn)人性的陰暗面與“人與自然契合”的對抗關(guān)系。所以,我們看到,他使人物越過了現(xiàn)實的障礙,漠視封建宗法和金錢勢力而追求自由愛情,卻無法擦去傳統(tǒng)天命的迷信思想投在純樸人性中的陰影:人們終于產(chǎn)生了隔膜,演出了一場不知歸期的悲劇。 小說的結(jié)尾,沈從文有意將坍塌白塔重建,給翠翠留下“也許明天回來”的希望,無非是在追究這個民族一切癥結(jié)的所在,弄明白這個民族人生觀上的虛浮、懦弱、迷信、懶惰,以及所遭受到的報應(yīng)。但是,以后呢,如果還繼續(xù)守著宿命,消極對待,再糊涂愚昧下去。即便“白塔”重建了,那個人“明天回來了”,也不過是重復(fù)昨日的悲劇罷了。
作者@趙仁亮,字德明,自號山野村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