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釋義:(本條講小結胸的癥治與主方。) 小結胸的病位,正當心下胃脘部,以手按之則疼痛,脈象浮滑的,用小陷胸湯主治。 誤下邪陷,熱與水結,為大結胸癥,心下硬痛,甚則從心下至少腹皆硬滿而痛,不可近,脈寸浮關沉,或沉緊;此則正在心下,按之始痛,乃因熱與痰結,范圍小而程度輕,所以癥名為小結胸。浮脈為陽熱,滑脈主有痰,本癥為痰熱相結,所以脈象浮滑。治以小陷胸湯,即取其清熱消痰的作用。 小結胸病是與前述之大結胸病對比而言。本證病變范圍小,病情比較輕,病勢相對緩,癥狀不嚴重?!罢谛南隆笔桥c大陷胸湯證“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對比。“按之則痛”是與“膈內拒痛”、“痛不可近”對比。本證在病變范圍和疼痛程度方面都比大陷胸湯證輕緩,按之始痛,不按不痛。脈浮滑主陽熱浮盛,痰熱互結。其病機與大陷胸湯證之熱與水結在胸脅對比,則是痰與熱結于心下,治以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具有辛開苦降、清熱滌痰散結之功。其中黃連苦寒,能瀉心下熱結;半夏辛溫,善滌心下痰飲;瓜蔞實甘寒滑潤,能蕩熱滌痰、導痰開結,并能助黃連清熱,協(xié)同半夏化痰。三藥配合,相得益彰,使痰熱各自分清,結滯得以開散。 本方與大陷胸湯相比,則有大小、緩急之分。本證黃連之清泄熱結,輕于大黃之瀉熱破結;半夏之化痰開結,緩于甘遂之滌痰逐水;瓜蔞實之清熱潤下,輕于芒硝之軟堅瀉實。故本方較大陷胸湯為緩。 小結胸證與大結胸證皆為熱實結胸,但邪結有深淺,證候有輕重,病勢有緩急,病位有大小。大結胸證是熱與水結,病位在心下至少腹,證見硬滿疼痛,脈見沉緊,證重勢急,所以治療當瀉熱逐水,用大陷胸湯。小結胸證是熱與痰結,正在心下,證見按之則痛、脈見浮滑,證輕勢緩,所以治療當清熱滌痰,用小陷胸湯。 辨證論治: 主癥:心下痞硬,按之則痛,胸悶喘滿,咳吐黃痰,苔黃膩,脈浮滑。 成因:痰熱互結于心下。 治法:清熱滌痰開結。 方藥:小陷胸湯(黃連、半夏、瓜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