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么總是年底?1910年年底,東北鼠疫爆發(fā),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肺鼠疫”的概念。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來勢兇猛,全國各地發(fā)生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戴口罩,是預防病毒傳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既是對自身的健康與安全負責,也是對公共利益的負責。
 你也許不知道,20世紀初期,一位華僑發(fā)明并推廣了中國第一款口罩。也正是他臨危受命,力挽狂瀾,遏制了人類歷史上第三次鼠疫蔓延,拯救了中華大地上無數生靈。經此一“役”,他成為國際上備受敬仰的“英雄”,而彼時,他才剛剛30歲出頭。
 
 他叫伍連德?;蛟S你從沒聽說這個名字,但,歷史不該忘記他。
 
 伍連德,祖籍廣東臺山,1879年出生在馬來西亞檳榔嶼,17歲他獲得了女王獎學金前往英國讀書,成為第一個獲得劍橋大學醫(yī)學博士學位的華人。
 
 1907年,伍連德應袁世凱之邀回國服務。1910年年底,東北鼠疫爆發(fā),清政府急電召伍連德赴哈爾濱調查處理疫情,伍連德乘馬車入傅家甸。他實施了中國醫(yī)生的第一次人體解剖。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肺鼠疫”的概念。他主持了中國第一次大規(guī)模的對瘟疫死者尸體焚燒。他設計了中國第一個口罩。他是中國第一次用口罩預防傳染病的推廣者。他是“中國現代醫(yī)學奠基人”。1935年他被推舉為諾貝爾醫(yī)學獎候選人,也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1903年的伍氏家庭三代合影
 
 1903年,年僅24歲的他,被劍橋大學授予醫(yī)學博士學位
 
 中國第一個口罩“伍氏口罩”
 
 全副武裝對付“肺鼠疫”化驗
 
 當年的疑似病隔離區(qū)
 
 洗手洗熱水澡是防御的一關
 
 當年蕭條的疫區(qū)街道
 
 終于遏制了人類歷史上第三次鼠疫蔓延
  讀者回響:《廣州解放后的第一個迎春會》
 眼鏡:第四張似是西濠二馬路,從廣州電影院后門向東望。 草翠(依慈):廣州解放真心歡,新生希望滿街巷,同心同德出真情,康莊大道攜手創(chuà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