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喜歡“跟風”,尤其喜歡跟“國外風”,于是乎外國文學成了受歡迎的對象,大家都認識村上春樹、司湯達、歐亨利、托爾斯泰、普希金、雨果、簡奧斯丁、莎士比亞等外國作家,說起《老人與海》、《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傲慢與偏見》等國外文學作品更是信手拈來。你要問他認識幾個國內(nèi)作家,我估計他應該說不出幾個,但你要問他關于中國四大名著的知識,他肯定能夠立馬回答上來,不過你接著問他清末六大名著是什么,他又說不上來了。 聊齋志異 我國其實有許多著名的小說家,如蒲松齡、吳敬梓、巴金、洪升孔、尚任、 紀昀、李寶嘉、 吳沃堯、劉鶚、曾樸等人,都曾為中國的文化事業(yè)貢獻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其中的《聊齋志異》、《儒林外史》、《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六部著作更是在諸多作品中脫穎而出,被稱為“清朝六大名著”,其中雖然有不少學者認為《紅樓夢》出自于《金瓶梅》。 紅樓夢 但是《金瓶梅》是禁書,因此從“奇書”的行列中被踢了出來,而流傳至今的六大名著中有五個都已經(jīng)被頻頻翻拍,只有一部至今未被翻拍。而其中的原因究究竟是什么呢? 到目前為止,除了那些改編于《西游記》的影視劇外,《西游記》已經(jīng)13次被翻拍。不得不說,《西游記》不僅是我國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中的巔峰之作,也是我國神魔小說中的經(jīng)典作品,幾乎人人都看過西游記,人人都聽過西游記。即使是在外國,也受到了人們的喜歡,并被翻拍。 西游記 另外由《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聊齋志異》翻拍的電視劇也十分受人喜愛,甚至有不少人是通過一部部影視作品,才對歷史名著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人們卻不曾看到由《儒林外史》翻拍而成的電視劇。 儒林外史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事實上《儒林外史》也曾被翻拍,還是良心之作,但是與其他五部相比名聲明顯小了許多,《儒林外史》這部小說出自于清代小說家吳敬梓,它的地位不容小覷,它代表了中國古代諷刺類小說的巔峰,即使是在外國也是享有盛名的,這部小說曾有被翻譯成英、法、德、俄、日等多種文字出版 。 為什么人們認為無人敢翻拍《儒林外史》? 三國演義 第一個原因是:《儒林外史》狠狠地諷刺了清朝時期的一些現(xiàn)象,而如今的社會,人們往往對“現(xiàn)實”本著鐘逃避的心理,因為這些現(xiàn)實會讓人感覺很難受,而且在一些情況下還容易被誤解。 第二個原因是:只有讀者有一定的文化內(nèi)涵和閱讀技巧才有可能能夠了解和認識《儒林外史》,倘若你沒有基礎,你的第一映像就是讀不懂也看不明白。 所以《儒林外史》的眾觀眾少,也就沒有導演去拍了, 因為沒人愿意去翻拍不獲利的作品。 水滸傳 第三個原因是:任何一部成功的影視作品都需要在劇中擁有強烈的沖突和飽滿的角色,而《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沖突是有的,但它不像其他影視一樣擁有一條龍的劇情。它包含五十五個故事,沒有一個很顯著的人能夠把他們串在一起,你可以說有五十五個主角,也可以說沒有一個主角。 像《西游記》,有鮮明的主角孫悟空、唐三藏等人;一說起《紅樓夢》,人們馬上就會想到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等人;劉備、諸葛亮、曹操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角,三顧茅廬的典故深入人心;看《水滸傳》,則是宋江,以及各個地點梁山;看《聊齋志異》,則有鬼怪故事,以及備受關注的愛情故事,都會成茶前飯后討論的話題。 儒林外史 要想拍出備受人們歡迎,帶動觀眾情緒的《儒林外史》,還是很有難度的,所以沒有一個導演敢輕易翻拍《儒林外史》,所以我們也沒有機會看到翻拍的這部作品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