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傾瀉癥 [病案]石某,女,62歲。1982年7月某日初診?;颊呙看问钞吋从X腸鳴如雷,三 五步內即可聞之,繼則腹部急迫,傾瀉而出,瀉出后暢快。瀉出物為不消化之 食物,食餐需瀉1~3次而止,形體消瘦兩目凹陷。如此纏綿不愈已五月余,曾 用中西藥物治療無效。舌質淡,苦薄白,脈細。 [治則]健脾溫腎,澀腸止瀉。 [方藥]炒白芍30克,赤石脂30克,炙甘草9克,潞黨參15克,炒白術15克,石榴皮 20克,云茯苓10克,烏梅肉10克,炙黃芪10克,制附子6克。服6劑,泄瀉即止,無 不舒。停藥,泄瀉又復發(fā),仍用原方服4劑告愈。隨訪四個月未見復發(fā)。(見《新 中醫(yī)》1983年第4期) [評析]傾瀉癥臨床少見,多因脾腎陽虛所致。本患者初為脾虛泄瀉,脾陽不足 導致腎陽衰微,命門火衰,火不生土,水谷不能腐熟,倉廩攝納無數(shù),脾胃運化失 司,以致尚未腐化之飲食精微一傾而出。根據(jù)“虛者補之”,“急者緩之”的原則, 方中芍藥、甘草酸甘斂陰以緩其急,黨參、黃芪、白術、甘草健脾利濕以補 其虛,石榴皮、烏梅肉、赤石脂澀腸止瀉以固其泄,附子溫煦脾陽而壯命火。 全方配合,具有陰陽互調、補澀并進之妙意,使數(shù)月之奇疾僅10劑藥而霍然病 愈。(李祥云) |
|
|
來自: 學中醫(yī)書館 > 《180.中醫(yī)治愈奇病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