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上肢前線的感悟,來源于一個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的患者,這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疼痛部位在肩關節(jié)的前方,當肩關節(jié)外展、后伸及旋轉時疼痛,肩關節(jié)活動部分受限,患手不能觸及對側肩胛下角,肱骨結節(jié)間溝處壓痛明顯。對于這類病我早期很少用手法去處理,因為局部揉按效果并不理想,我常常采用的還是簡單直接的方法,用曲安奈德加利多卡因在肱骨結節(jié)間溝處局部注射,效果滿意。因為不少老百姓將封閉理解為將邪氣封閉在里面,只是暫時壓住了病氣,到后面還會復發(fā)的觀點,當然我不認可這種觀點。這個患者就不愿意采用封閉治療,怎么辦呢?我想到患者疼痛主要在上肢后伸體位疼痛加重,且患手不能摸背。于是我就用右手用力向后做摸背的動作,發(fā)現肱骨結節(jié)間溝處有明顯的牽扯感;當時我的左側對著診斷室的門,這個時候醫(yī)院的院長找我有事,剛好我做摸背動作的時候,院長進門喊我的名字,我的頭猛的向左側一偏,我感覺肱骨間溝處沿著鎖骨下緣到胸鎖關節(jié),再向上沿著胸鎖乳突肌到乳突處有一根筋扯了一下。院長交待完事情后,我回想了一下剛才的情景,于是順著患者患側鎖骨下緣和胸鎖乳突肌一線去觸摸,發(fā)現在鎖骨內三分之一處有幾個明顯的筋結點,壓痛比較明顯,而上循到乳突部,發(fā)現胸鎖乳突肌附著于乳突地方的前緣壓痛更為明顯。當為松解這乳突前下方和鎖骨下緣的筋結點后,讓患者外展后伸患側上肢時,患者居然感覺疼痛消失。 經歷這個患者以后,我臨床發(fā)現上肢前側,也就是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區(qū)域的疼痛,拇指食指麻木的患者,其在鎖骨下緣內側和胸鎖乳突肌附著乳突的前下方均可觸摸到明顯的筋結,大多患者松解這些筋結癥狀均會明顯改善。后來我將這兩個點定名為乳突下點和鎖骨下點,而鎖骨下點相對不固定,其位置在鎖骨內三分之一的下緣區(qū)域。于是這就形成了我們循筋撥點療法的上肢前線,其行走路線是起于拇指,向上行走于上肢前緣,到肱骨大結節(jié)后沿著鎖骨下緣平行到胸鎖關節(jié),再沿著胸鎖乳突肌到達乳突部位。 對于這一線,我們還需要注意一個地方,就是三角肌的前緣深處,不少拇指食指麻木的患者,我臨床發(fā)現,在三角肌與肱二頭肌之間的間隙深處,常常會觸摸到明顯的筋結,這些結不固定,但其順著我們的上肢前線排列,這些筋結要在三角肌前緣順著三角肌與肱二頭肌之間的間隙深壓才會觸摸到,不少患者當我們松解這些筋結以后,其拇指食指的麻木均會明顯改善,當筋結消失后手指的麻木亦會跟著消失。且臨床發(fā)現不少橈骨莖突腱鞘炎的患者,在這個區(qū)域多有明顯的筋結。我們不少年輕媽媽,因為抱孩子手腕不端平,抱孩子的時候因為小孩的重量手腕多向尺側偏移;如果其一手抱著小孩,一手提著其他東西的時候,大多會抬高抱孩子一側的肩,而在這個體位的時候,不少抱孩子的媽媽不但感覺手腕橈側疼痛,而且會感覺肩部三角肌前緣有筋牽拉著疼痛。我也是通過多位前來看橈骨莖突腱鞘炎的年輕媽媽的描述,發(fā)現了這么一個規(guī)律。也因為這些年輕媽媽還在哺乳期沒有采用封閉的方法去治療,而通過她們的描述發(fā)現了三角肌前緣的壓痛與筋結點,不少橈骨莖突腱鞘炎的通過撥筋松解三角肌的筋結而手腕的疼痛立即改善。再后來才發(fā)現的拇指食指麻木的患者這區(qū)域一樣有筋結點;這也印證了傷科當中的一句話“疼輕麻重木難醫(yī)”,我這里用這句話的目的只是想告訴大家,疼痛、麻木其機理是一樣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們治療的方法大都可以采用一樣的手段,只是治療的周期會不一樣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