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逛古玩地攤發(fā)現(xiàn)一瓷器盆,攤主說300元,最后給了200小葉聊收藏-頭條號 2020/1/1619:14 “破爛大王”馬未都靠撿漏文物發(fā)家致富,成為知名收藏家 說到馬未都相信對文物感興趣的人都會對這個人有所了解。他是我國文物界中較為出名的收藏家、古董鑒定家。他和文物有著極大的淵源,憑借著自己豐富的文物知識和強大的鑒寶能力撿漏了很多珍貴的文物,靠著這些文物成為了身家超過百萬的富翁。因為此還有人還戲稱他為“破爛大王”,雖然稱號不好,但卻也是對他能力的一種肯定,他也確實是靠著撿漏文物出名的。據(jù)他主動爆料,他在看中了地攤上的一個“破盤”,攤主說300元,他給了200元,但其實這件破盆價值2萬元。 當(dāng)年還很年輕的馬未都剛從外地插隊回到北京,被安排到《青年文學(xué)》雜志社當(dāng)一名編輯。這時候的馬未都已經(jīng)深深地折服在古董文物的魅力之中,只要是有時間他就會到文物市場上去閑逛,特別是潘家園等著名文物市場,那時候的文物市場還不像現(xiàn)在魚龍混雜的現(xiàn)象怎么嚴重,當(dāng)年贗品文物少,市場上的真文物也多,這也給馬未都創(chuàng)造了很多的條件。當(dāng)初他趁著有空又去文物市場上閑逛,突然一個小攤子上的一個破盤引起了他的注意。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馬未都看重攤子上的破盤,并以200元價格買下 這個小盤子非常不起眼,只有成人手掌大小,渾身都是青色,質(zhì)地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馬未都憑借著自己的鑒寶能力一下子就看出這件文物是清朝時期的瓷器,至于具體的年代等諸多問題還需要進行一番考察。他深深地喜歡上這件文物,但他并沒有表現(xiàn)出特別喜歡的樣子,慢悠悠的開始和老板閑談,最后才開始詢問這件文物的價格。攤子老板做了多年的生意早就看出馬未都對這件文物的喜愛,但老板并不識貨,根本不知道這件不起眼的文物是一件真品,只是隨意的將價格定在300元。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按照現(xiàn)代社會的物價來說三百元確實不算貴,但在上世紀時代,三百元就是一個家庭一年的花銷。馬未聽了這價格也有些犯難,當(dāng)時他只是雜志社的一個小編輯,根本不足以支付怎么高昂的價格,于是商量能不能200。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攤子老板竟然想都不想就同意了,令馬未都懊惱不已,心中直后悔自己報的價格太高了。但事已成定局,已經(jīng)無法再開口,值得慶幸的是能夠花200塊錢買下一個真文物這也是值了。將文物帶回家后馬未都并未請求文物專家的幫助,而是自己細細的研究了起來。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通過研究馬未都將其鑒定為清朝道光初年的其,不論事材質(zhì)、胎體、釉面和造型來看,都有乾隆、嘉慶時期的明顯特征。不過可惜的是這件瓷器并不是最值錢的官窯,更像是民間老百姓家常所使用的。盤子的底部有一個正方形的落款,字跡有些潦草,說明是民窯時期流行的“草跡款”。除此之外盤子底部還有一個文字,應(yīng)該是當(dāng)時民間鄰里辦喜事的時候所借來的盤子,所以這個“文”字則是一種辨別的方法,是一種獨特的認領(lǐng)標(biāo)志。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200元撿漏來破盤文物其實價值20000元。 在瓷器界中民窯的價值要比官窯的低很多,但收藏價值還是有的。隨著我國近些年來越來越重視文物的價值,這件瓷器文物也跟著水漲船高,現(xiàn)如今價值已經(jīng)高到2萬元了。雖說這個價格和其他的瓷器文物比起來屬于偏低,但當(dāng)年的200塊換來如今的2萬塊,這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贊頌的文物“撿漏”事件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