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人。有些時候想要回答一個太寬泛的問題,含糊一點最好。 【如果有非常明確的核心筆法,那么《蘭亭集序》不可能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那就是“中和之美”,沒有明確偏向沒有特別強的特點就是《蘭亭集序》的最大優(yōu)點。】 有些人把“中和之美”解釋得非常神妙:處于優(yōu)美與壯美兩極之間剛柔相濟的綜合美。其意蘊剛柔兼?zhèn)?,情感力度適中,雜多或?qū)α⒌膶徝酪蛩睾椭C統(tǒng)一,具有含蓄、典雅、靜穆等特性。 沒有明顯的特點或者說筆法的偏好,但是非常好看的字,就是《蘭亭集序》最厲害的地方。 為什么說《蘭亭集序》是沒有明顯特點呢? 我們現(xiàn)在書法的審美,主要是以王羲之的字為范本。 趙子昂的字在妍美方面更盛王羲之,那么有些人會說媚了。 李北海的行書在雄強方面更盛于王羲之,反而學李北海的行書要注意妍美方面。 很多人想要找《蘭亭集序》,或者找王羲之字的特點,其實王羲之的字是一個范本,史上留名的書法家都會拿來和王羲之相比。尤其是行書,王羲之是范本是標準,其他人哪部分過了,哪部分是不足的。 【一人有感】 不少人都寫過《蘭亭集序》是多么的優(yōu)秀,王羲之的字是多么的好。如果細看那些評論,沒有太多明確的詞。 流傳非常廣的書法方面的趣事:蘇軾和黃庭堅他們互相評價對方的行書,蘇軾的行書“石壓蛤蟆”,黃庭堅的行書“樹梢掛蛇”。 王羲之的字是現(xiàn)在書法審美的標準,書法的審美以他為準。 尤其是行書其他人在某些方面比他“強”,那說明過猶不及了。而且某一方面比王羲之“強”,一定會有其他地方需要調(diào)整。依照王羲之的標準調(diào)整,這就是一種“中和之美”。 以我的知識,盡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2020年2月3日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