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能源領域,特斯拉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個從硅谷走出來的新興企業(yè)僅僅用時8年時間(Model S于2012年上市),就成為第一家市值突破1000億美元的美國上市汽車制造商,超過了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的市值總和。 之所以能夠取得這份成績,第一個原因是市場對電動車的旺盛需求,以及百年汽車產(chǎn)業(yè)將要迎來變革拐點。第二點則是其產(chǎn)品力確實強大,至少在目前來看還沒有哪個品牌能與之抗衡,連我們傳統(tǒng)意識里的BBA也無法感動其在新能源領域的地位。 我最早知道特斯拉這個品牌是通過網(wǎng)絡,有很多國外車主對其首款車型Model S的直線加速和最高時速的測試,讓我看到原來還有這么一款車的性能不輸任何一款超跑,并且外觀和內飾是那么的充滿科技和未來感。 別的不說,僅僅憑借其那塊17寸的液晶顯示屏幕就足以讓大家為之瘋狂,畢竟在2012年對于智能化的普及遠沒有今天這么高,更何況在當時Ipad也是無數(shù)消費者夢寐以求的高科技產(chǎn)品。 性能方面Model S在當時也堪稱行業(yè)之最,基礎款車型由靜止到百公里每小時的加速時間為5.6秒,最高車速可達193km/h。Model S的電池規(guī)格分為三種,分別可以驅動車輛行駛260公里、370公里和480公里。 可能你認為這個續(xù)航里程真的是不值一提,但是不要忘了,這是2012年的車型,能夠做到480最大續(xù)航的純電動車屈指可數(shù),而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續(xù)航里程大多集中在200-300之間,這個差距一下子就顯露了出來。 我們常說外來的和尚好念經(jīng),對于特斯拉這塊肥肉每個國家都想拿來學習和模仿,試圖創(chuàng)造出第二個'特斯拉',于是關于特斯拉國產(chǎn)的呼聲也就越來越高,越來越強烈起來。終于在2018年7月10日,特斯拉國產(chǎn)項目落戶上海,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資制造業(yè)項目,這對于中國汽車行業(yè)來說是一件大事,因為我們將全球最好的新能源企業(yè)引入進來,是的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但是對于國內的汽車廠商來說卻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為特斯拉的加入使得本來就競爭激烈的市場再次變得風云莫測。那么特斯拉的'鯰魚'效應到底是好還是壞,這口'毒奶'到底誰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一切的觀點和論點的依據(jù)都要來自產(chǎn)品,我們來看看特斯拉首款國產(chǎn)車型Model 3。 目前受制于產(chǎn)能得限制,Model 3的國產(chǎn)車型只有標準版一款,標準續(xù)航里程為445公里,并且很多科技性配置如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功能需要你額外花錢加裝,并且提車周期比起進口車型要多很久,但是購買它的人仍然趨之若鶩,這是什么原因呢? 答案當然是價格了,Model 3 國產(chǎn)化補貼后售價29.905萬元,比起進口版本43.99-50.99萬元的售價簡直就是對半砍,讓人大呼過癮雖然在性能,配置和提車周期上有些較大的差異,但也無法抵消大家對其的喜愛。
因為在中國消費者的眼里,品牌往往比實用性更重要,雖然配置低,但它至少掛著特斯拉的LOGO,就像很多朋友寧可選擇入門級的奔馳S320,也不愿意去買雷克薩斯LS。 其實這些都只是很淺的影響,我們今天著重來談談特斯拉這口'毒奶'到底傷害了誰。 首當其沖就是國內的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因為Model 3的價格實在是太具有誘惑力了,并且有消息指出當前車型配件國產(chǎn)率僅為30%,一旦提高到80%甚至全國產(chǎn)化后價格還會進一步降低,試想如果能花20萬買一款特斯拉,誰還會選擇國內這些動輒20多萬的高端電動車呢?
要說到具體對哪個汽車品牌影響最大,我想很多人都會異口同聲的說出來是比亞迪,可是我們卻不這么認為,首先兩個品牌的用戶群體不一樣,其次特斯拉的產(chǎn)品系列和比亞迪也一樣。
真正構成威脅的是豪華品牌,如奔馳,寶馬,奧迪,雖然這三個品牌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沉淀和深受的群眾基礎,可是在科技圈是談用戶體驗和拼實力的,沒有核心技術你最多是一個組裝廠,想想蘋果和華為就能知道一二。并且人們總是會記住第一個,這種先入為主的思維也讓特斯拉總是會處于輿論的熱點,無論其他廠商推出什么車型,大家都會不由自主的將其和特斯拉進行對比,貌似特斯拉就是標桿一樣,這種思維慣性是非??膳碌?,普通腦白金那句經(jīng)典的廣告語一樣。
既然所有人都知道特斯拉這口'毒奶'的厲害,為什么仍然要將其引入中國呢?這就要從宏觀和長遠的角度來看待了,雖然現(xiàn)階段特斯拉會對很多車企造成沖擊,可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則是無法被改變的,優(yōu)勝略汰在任何一個時代都通用,中國的汽車品牌實在是太多了,這就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使得產(chǎn)品品質參差不齊,所以淘汰一些不合格的車企是重中之重。
其次特斯拉的到來就像是職責聯(lián)賽上的外援一樣,它可以讓我們的自主品牌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這對于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chuàng)造的轉變是積極的。最后就是特斯拉的國產(chǎn)勢必會帶來更多的稅收,潛在消費和就業(yè)崗位,這些都是利于國家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的行為,基于這么多優(yōu)點,為什么不讓特斯拉國產(chǎn)呢?
總結:特斯拉幾乎一出現(xiàn)就成為這個時代的標桿,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成為車主眼中的豪華品牌,不知這口'毒奶'還會對中國汽車工業(yè)帶來哪些影響,我們只能靜觀其變,同時希望我們的自主品牌可以越來越好。 |
|
|
來自: 攝影姥 > 《……電動車汽車航空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