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力學(xué)知識結(jié)構(gòu)體系 練習(xí)題 1.如圖所示,長度為0.5 m的輕質(zhì)細桿OP,P端有一個質(zhì)量為3.0 kg的小球,小球以O(shè)點為圓心在豎直平面內(nèi)作勻速率圓周運動,其運動速率為2 m/s,則小球通過最高點時桿子OP受到(g取10 m/s2) ( ) A.6.0 N的拉力 B.6.0 N的壓力 C.24 N的拉力 D.24 N的壓力 答案:B 【解析】以小球為研究對象,設(shè)桿的作用力方向向下,大小為F, ,由牛頓第三定律可知B對; 2.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在拉力F作用下做勻速圓周運動,若小球運動到P點時,拉力F發(fā)生變化,下列關(guān)于小球運動情況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qū)⒀剀壽EPa做離心運動 B.若拉力突然變小,小球?qū)⒀剀壽EPa做離心運動 C.若拉力突然變小,小球?qū)⒖赡苎剀壽EPb做離心運動 D.若拉力突然變大,小球?qū)⒖赡苎剀壽EPc做向心運動 答案:B 【解析】試題分析:A、在水平面上,細繩的拉力提供m所需的向心力,當拉力消失,物體受力合為零,將沿切線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 BC、當向心力減小時,將可能沿pb軌道做離心運動,故B錯誤,C正確. D、若拉力突然變大,拉力大于向心力,小球做向心運動,故D正確. 本題選錯誤的,故選:B 3.如圖在繞豎直軸OO’做勻速轉(zhuǎn)動的水平圓盤上,沿同一半徑方向放著可視為質(zhì)點的A、B兩物體,同時用長為 的細線將這兩物連接起來,一起隨盤勻速轉(zhuǎn)動。已知A、B兩物體質(zhì)量分別為mA=0.3kg和mB=0.1kg,繩長 =0.1m,A到轉(zhuǎn)軸的距離r=0.2m,A、B兩物體與盤面之間的最大靜摩擦力均為其重力的0.4倍,g取10m/s2. ⑴若使A、B兩物體相對于圓盤不發(fā)生相對滑動,求圓盤的角速度。 ⑵當圓盤轉(zhuǎn)速增加到A、B兩物體即將開始滑動時燒斷細線,則A、B兩物體的運動情況如何?A物體所受摩擦力時多大? 答案: (1) ![]() (2)A不動;B物體做離心運動;FA=1.07N 【解析】(1)當A開始滑動時,表明A與盤間的靜摩擦力也已達最大,則: 對A:μmAg-FT=mω2RA 對B:FT+μmBg=mω2RB 由上面兩式聯(lián)解得:此時圓盤的角速度為: ![]() 則當 ![]() 時,A、B兩物體相對于圓盤不發(fā)生相對滑動. (2)燒斷細線,A與盤間靜摩擦力減小,繼續(xù)隨盤做半徑為RA=20cm的圓周運動. 此時f=mAω2RA,解得:f=0.3×( ![]() )2×0.2=1.07N 而B由于最大靜摩擦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而做離心運動. 4.從離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個小球,不計空氣阻力,g取10 m/s2,求: (1)經(jīng)過多長時間落到地面? (2)自開始下落計時,在第1s內(nèi)的位移大小、最后1s內(nèi)的位移大小。 答案: (1)4s (2)5m;35m 【解析】(1)由 ![]() ,得物體下落到地面的時間為 ![]() ; (2)在第1s內(nèi)的位移 ![]() ; 最后1s內(nèi)的位移等于總位移減去前3s的位移,即 ![]() ; 來源網(wǎng)絡(lu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