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古至今,因為表現(xiàn)得太過出眾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而慘遭殺身之禍的更是大有人在,就比如說三國智士楊修、裸衣罵曹的禰衡,下場都是非常的凄慘。 那為什么人不能太出眾?根據(jù)《史記》的記載,有一次,在孔子去拜訪老子時,雖然不知到他們兩人具體聊了些什么,但是在臨別贈言中,老子卻說了這樣一句話:“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我聽說,一個好的經(jīng)商者,雖然是有很多錢財,但是卻從表面上看不出開;而一個修養(yǎng)十分高的人,內(nèi)心卻藏著很大的德行,雖然外表看起來卻是那樣的愚笨無知。 也就是說,一個人不能表現(xiàn)的太出眾了! 人為什么不能太出眾呢?老子僅6個字的回答,讓人醍醐灌頂! 那就是---“和其光,同其塵?!?/strong> 什么是“和其光,同其塵”? 《道德經(jīng)》解釋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奔词恰兜赖陆?jīng)》所謂“守中”。 老子為什么用“光”和“塵”為喻?因為光和塵都是無礙的。物理學上,一盞燈點亮整個房間,任何一處都有光,但光是無礙的,雖然此盞燈的光已經(jīng)充滿整個房間。 但還可以容納很多盞燈,每一盞燈的光都遍照一切處,互相沒有質(zhì)礙。物質(zhì)的最大特點是質(zhì)礙,有質(zhì)礙就有彼此,有彼此就互相對立。 而“和光同塵”的真正意義在于,不人為給自己貼標簽、劃邊界、設(shè)局限,而是力求達到一個與人與物都能相容的“和”的狀態(tài)。 為人一定要方方正正,不要整天就想著跟別人劃開界限。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則。但是也千萬不要隨意的沖別人暴躁發(fā)脾氣,否則就成了對別人的侵犯。 就這樣,老子用僅僅6個字,就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老子的智慧雖然寫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歷史久遠,卻是對現(xiàn)在21世紀的人們依然可以起到指導意義,貫穿古今。 短短五千多字的《道德經(jīng)》但里面全是老子的大思想大智慧歷經(jīng)數(shù)千年而依然受用,啟人心智,仔細品讀,讓人醍醐灌頂。 它不但是一本哲學書籍,還是一篇韻文,字字句句之間全是高度的濃縮,語言堪比藝術(shù)品,很是優(yōu)美。 馬云行商數(shù)十載,工作包里總是放著幾本書,這幾本書總會不斷更換,但是唯獨一本沒有注解的《道德經(jīng)》一直都在。 馬云有一次看《道德經(jīng)》時突然很興奮地說:“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nèi)心的最深處。 白巖松說《道德經(jīng)》就是自己的生命之書,影響著自己的人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