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我們一直都有養(yǎng)生的傳統(tǒng),很多人年紀一大,就格外重視養(yǎng)生之道。甚至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遠沒有到應該養(yǎng)生的年齡,卻也開始像老人一樣天天研究養(yǎng)生之道起來,像“保溫杯里泡枸杞”的火爆,就是一個例子。
其實,按照古人的觀點,養(yǎng)生有很多方面,遠遠不止吃什么這么簡單,比如有一種方式很簡單,人人都可以做,那就是睡眠。睡眠不僅是一種休息的方式,也能用來養(yǎng)生??墒?,盡管每個人天天都離不了睡覺,大家都是一樣睡,有的人越睡身體越好,有的人卻能睡出毛病來,比如睡一覺感冒了、落枕脖子疼等等,可見睡覺也是有學問的。關于如何睡,古人早就總結出了不少經(jīng)驗,并以俗語、諺語的方式傳承至今,其中有一句是這么說的“寢不橫尸,臥不覆首,眠不北向”,這是什么意思?又有哪些講究呢?
寢不橫尸
所謂“寢不橫尸”,指的是人在床上睡覺時,不要雙腿伸直,雙手交叉疊放在胸口,正臉朝上。經(jīng)??措娪?、電視劇的人可能會發(fā)現(xiàn),里面有人去世時,家人把逝者放在棺木里,就是這樣的姿勢,所以“寢不橫尸”,指的就是不要以這樣的姿勢去睡覺。
至于原因,一方面只有逝者這樣平躺,人們認為活人這樣睡會不吉利。另一方面,這樣睡的話,雙手和胳膊都壓在胸口上,有一個比較大的壓力,呼吸時會感到比較沉重,會造成睡覺時呼吸困難,氧氣供應不足,導致出現(xiàn)胸悶氣短不舒服的問題。還有就是這樣繃直了身體睡覺,不利于盡快進入睡眠狀態(tài),因為越放松越自然,越有利于睡眠。
臥不覆首
“臥不覆首”指的是睡覺時不要用被子蒙著頭睡。過去冬季農村天氣很冷,加上那時候條件差,房子不保暖,門縫、窗縫還經(jīng)常漏風,冬季晚上屋里很冷,因此有人就喜歡頭縮到被窩里蒙著頭睡覺。蒙著頭睡的話,厚厚的被子會隔絕外界的空氣,導致越睡被窩里的廢氣越多,造成小范圍內氧氣減少,從而也會出現(xiàn)大腦供氧不足的問題,反映在人身上,第二天醒來往往會感到頭疼、頭暈、精神不振的問題。因此才有了“臥不覆首”的說法,也是很有道理的。
眠不北向
過去農村對床的擺放,有很多講究,比如說新婚前三年,婚床不能挪動等等。很多地方農民還相信,睡覺時頭最好不要朝北睡,包括床的擺放,也不要頭朝北。直到現(xiàn)在,在農村,很多人家里的床,有床頭朝南的,有朝西的,也有朝東的,但朝北的就比較少。
至于原因,古人認為,北方代表著陰,南方為陽。頭是人體“陽氣”所在,頭朝北對人不利。其實筆者認為另一種說法更可信,有人說過去農村的茅草房密封不好,經(jīng)常會四處漏風,而冬季刮西北風,朝北睡覺的話,寒風直接就會對著頭吹,不利于身體健康,所以說“眠不北向”。
關于睡覺的學問其實還有很多,比如“三寸長壽,四寸無憂”說的是枕頭高低對睡覺的影響。這也反映了古人對睡覺的重視,我們平時睡覺時也要多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