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老掉牙的問題:你是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老了。 之前一直沒意識到,直到看到了這條微博。 我覺得我們可能真的老了。 先體會一下現(xiàn)在年輕人的用詞。 一個連名字都讓人記不住的電視劇,演員嘛“不出名也不好看”,導演嘛是“三流的導演”,劇情更是“乏味到不用劇透”,總之一句話,“最爛的電視劇,沒有之一”。 怎么說呢,這樣的話,最近看過太多太多次了。 說周什么杰倫的沒多了不起,是他們;說什么鄧肯艾弗森數(shù)據(jù)平平無奇的,是他們;現(xiàn)在說西游后傳很爛很垃圾的,還是他們。 所以,今天就很想聊聊這部“非常垃圾”的《西游記后傳》。 說實話,西游后傳真是太“毀經(jīng)典”了。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開過這個腦洞,西游記后面該怎么拍? 唐僧師徒四人,取了真經(jīng)得了正果后,他們還會做點什么? 按照原著,我花光所有看片的閱歷,最多也就想到,豬八戒回高老莊看看,唐僧找女兒國國王談?wù)勥@些。 可《西游記后傳》偏偏不這么寫。 他告訴我們,佛祖還有另外一個,他叫無天。 西天取經(jīng)后的三百年,無天佛祖降世。他帶著西游路上被打死的妖怪,六耳獼猴蝎子精他們,整整齊齊到了靈山。 怒意滔天,黑云壓城,這時候你以為會來個神魔大戰(zhàn),斗個日月無光吧。 《西游記后傳》也不這么寫。 他嘩啦啦,一棍子就把諸神都打下了神壇。 無天,如來,兩個佛祖見面。 沒有齜牙咧嘴,沒有斗狠飆狠話,大佬們見了面其實都很和氣。三兩句話,他們都說到了一個詞:定數(shù)。 五百年前魔羅,五百年后無天,這是定數(shù);三十三年河東,三十三年河西,這也是定數(shù)。 說完,如來把靈山拱手相讓,自己圓寂了。 是的,如來就這樣被干掉了。 這些原本最底層的妖,一步登天,坐在了最上面;而什么玉帝王母四大金剛,這些不可一世的神佛,都下了十八層地獄。 如來圓寂了,妖怪占領(lǐng)了三界,這些真是太“毀經(jīng)典”了。 劇情“毀經(jīng)典”也就算了,人物也沒好到哪里去。 我們認識的唐僧,一個沒事阿彌陀佛、遇事悟空救我的慫貨吧。 但突然那么一下,他能降妖,能除魔,入了輪回道不懼,見了大魔頭不慫,有時他還會慨嘆“無天是佛,看破了定數(shù),這成了他的故事,我們是人,看不破定數(shù),也就鑄就了我們的故事”。 孫悟空,給我們的感覺,就是個只會闖禍鬧事,從南天門砍到凌霄寶殿的古惑仔吧。 但突然有一天,他會為了和他八竿子打不著的涇河龍王的冤情,一次次前后奔走尋找證據(jù),和如來較真。 他也會為了玉帝王母如來佛祖,一次次從蛛絲馬跡破了妖怪的局,和無天作對。 不再有五指山,不再有緊箍咒,但他還是熱血,還是桀驁,能揚在九天之上;與此同時,他也很聰明,也很靠譜,大開大合,能沉在東海之底。 這就是我心目中齊天大圣孫悟空的模樣。 頂著泡面頭的如來,足夠沒有感情吧。 但你想象一下,突然有一天,他劍眉星目,白衣勝雪,一臉膠原蛋白,滿身少年氣,還談起了戀愛。 他就像一個凡人一樣,歷經(jīng)世間種種悲歡離合歡喜憂愁,至親的逝去,心上人的離開,他也一樣沒有辦法。 還有那個無天。 這個三界最大的魔頭,卻又偏偏讓人恨不起來。 說眾生皆可渡,讓無天去普渡世人的,是佛法;說渡妓女是六根不凈,把無天逐出佛門的,還是佛法。 他是一念成了魔,但,是滿天神佛逼得他成了魔。 渡一個風塵女子,該不該?救自己愛的人,該不該?讓最底層的妖翻身做了天神,又該不該? 從佛教護法緊那羅菩薩,到入了魔道的魔羅,再到最后的無天,他一直在做著自己認為該做的事。 很多人做事,都在衡量值或不值,比如阿難和迦葉; 有人是在考慮對或不對,比如玉帝王母; 但還有人是在想該或不該,比如無天和孫悟空。 而某種意義上,無天就是另一個孫悟空。 無天要救阿羞,孫悟空要救靈兒,無天要奪得三界,孫悟空要拯救三界,無天自我毀滅成為無天,孫悟空最后自我犧牲,化為無骨舍利。 他們都做著自己該去做的事。 所以說,格局上,觀念上,這部劇也特別地“毀經(jīng)典”。 它講是非。 無天沒那么壞,玉帝也沒那么好,唐僧能夠理解無天,無天也能和悟空成知己。它說,其實世上沒那么多非黑即白,大家只是立場不一樣。 它講階級。 神仙佛祖寧有種乎?底層的妖怪,也可以做神仙;上面的神仙,也可以被打落神壇。它告訴我們,神仙佛祖也是尋常眾生。 它講人生。 佛祖在成為佛祖的一路上,沒有了爺爺,沒有了碧游,沒有了白蓮花。最終,無親無愛,天地一孤佛。它說,成長就是個不斷失去的過程,佛祖也一樣。 它還講感情。 靈兒成了佛祖,碧游成了菩薩,他們都記得過去,但是已經(jīng)沒有了以后。此間種種,往事千年,它用一句話說明白了,這就叫“守著愛怕人笑,還怕人看清”。 現(xiàn)在再說一下開頭提到的。 的確,《西游記后傳》演員是很“垃圾”。 也就是有演過《隋唐英雄傳》《武林外史》的黃海冰,有演過《上錯花轎嫁對郎》的王慧娟,還有演過《西游記》,拿過金馬獎最佳動作指導獎的曹榮。 “三流編劇”叫錢雁秋,確實也沒什么牛逼的,也就是接二連三地創(chuàng)作了《神探狄仁杰》系列電視劇而已。 還有片頭片尾曲,也“垃圾”得要命,也就是劉歡唱了《我欲成仙》,毛阿敏唱了那首“最肯忘卻古人詩”的《相思》。 但很可惜。 這部年輕人眼中的“垃圾”電視劇,本以為是一個好的開始,沒想到卻成了最后的巔峰。 在2000年《西游記后傳》后,在《寶蓮燈》《魔幻手機》之后,中國的神話電視劇,感覺一下子倒退了好幾十年。 在這么龐大的神話體系下,眼界狹窄了,想象力下滑了,也懶得去創(chuàng)作了。 就連照著現(xiàn)成的本子拍,他們都拍不好,新版《西游》,新版《封神》,《女媧傳說》,一個比一個辣眼睛。 長大了之后,現(xiàn)在我們再回頭看。 二十年前的電視劇,特效很五毛,剪輯很鬼畜,有時道具也假得不行。 但這是時代使然。特效,剪輯,道具,這些是那個年代打上的印跡。 而那個時代劇本的內(nèi)核,想象,格局,其實也遠遠地超過了我們的現(xiàn)在。 所以說,我很不希望這樣的東西被低估。 不希望看到,因為落后的特效,因為看上去的不精致,因為現(xiàn)在看了幾分鐘的鬼畜視頻,就說它們很爛很垃圾。 要是再這樣下去,等我們老了,等沒人看過西游后傳了。 以后的人,就真的會以為《青云志》《武動乾坤》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巔峰了。 而我們那個時代,明明有它自己的無限風光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