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國平:中國文人你也可以稱他腳踏兩只船,但是我覺得不能說是人格分裂。我原來對中國儒道互補這個東西很否定,我覺得這里面有一種滑頭,倒不是精神分裂。中國缺少精神分裂的人,精神分裂的人都是特別認真的人,中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認真。左右逢源,可以出來當官,也可以在家里隱居,我覺得這很滑頭?,F(xiàn)在我的想法是原諒他們,因為這是被逼的,他們別無選擇。至于講到我的精神追求,老實說我不知道,如果你是講終極目標,最終找到答案的人都是信宗教的,我還沒有走到這一步。我也想信一個宗教,這樣簡單多了,可是我做不到。我還是痛苦地走在路上。 周國平:我認為會的,我一點兒也不主張年輕人信佛。雖然我認為佛教是一種最深刻的人生哲學,西方沒有一種宗教、一種哲學在這方面能夠超過它,但是,它畢竟把人生看得太透了,徹底的佛教徒是不能在世俗中生活的,他只有出家,到深山老林中去。當然,對佛教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我自己理解得還很淺,今后會好好學,也許會找到一種把出世與入世結合起來的方式。 周國平:科學和宗教各有各的價值??茖W可以證明宗教里面的某些具體說法是錯的,但是科學不能證明宗教本身是錯的。這話是什么意思呢?譬如說,現(xiàn)在從科學來說,我們可以說知道宇宙是通過大爆炸產生的,地球是通過星云的冷卻過程產生的,生物、人類是通過進化產生的,等等,這樣,《圣經》里面講的上帝在六天之內創(chuàng)造世界,你可以說它已經被證明是錯的,世界不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對這些宗教里面的具體說法,科學可以否定它,但是科學不能證明宗教最根本的東西是錯的。 宗教最根本的東西是什么?實際上就是世界的本質問題。世界的本質是什么?一直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這是我們的唯物主義的說法;還有一種就是像柏拉圖、基督教,認為世界具有一種精神性的本質,對它的叫法不一樣,柏拉圖說是絕對理念,基督教說是上帝,我們的靈魂、精神追求都是從那里來的。這一點科學能不能把它否定?我認為不能。為什么不能?科學是管什么的?科學是管經驗的,科學只能從我們感官所接觸的現(xiàn)象里總結出一些規(guī)律來,這是科學所做的事情。 但是,世界的本質是什么?有沒有一個精神性的本質?這一點是永遠不會在我們的經驗里出現(xiàn)的,是我們永遠經驗不到的。既然經驗不到,科學就不能證明它,也不能否定它。凡是第一原理都是這樣的,無論是哲學上的,還是宗教上的,都是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的。有沒有一個上帝存在,有沒有一種神圣的本質存在,世界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這永遠是科學所不能斷定的,科學既不能證明也不能否定。這一點不是我的說法,費希特、列寧都說過。列寧說,到底是物質第一性還是精神第一性,這是一個信念,不是可以通過爭論解決的。 所謂物質第一性或精神第一性,就是世界的本質到底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這一點永遠不可能用事實來證明,所以它是一個信念,信念只能夠相信,不能夠證明。那么,到底哪一個更有價值?各有各的價值,宗教有宗教的價值,科學有科學的價值。宗教解決的是生活目的的問題,為什么活著的問題,科學解決的是生活手段的問題,怎么樣生活得更舒服也就是更復雜的問題??茖W面對的是事實,宗教面對的是價值,它們管的領域是不一樣的。所以,很多大科學家同時也是教徒,或者雖然不信教,但有強烈的宗教情緒。 |
|
|
來自: hercules028 >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