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清代,其茶文化的主要特點有三: ??一是形成了更為講究的飲茶風尚。滿族祖先本是中國東北地區(qū)的游獵民族,以肉食為主,進入北京成為統(tǒng)治者后,養(yǎng)尊處優(yōu),急需消化功效大的茶葉飲料,于是普洱茶、女兒茶、普洱茶膏等,深受帝王、后妃、吃皇糧的貴族們喜愛,有的用于泡飲,有的則用于熬煮奶茶。嗜茶如命的乾隆皇帝,一生與茶結(jié)緣,品茶鑒水有許多獨到之處,也是歷代帝王中寫作茶詩最多的一個,晚年退位后,在北海鏡清齋內(nèi)專設(shè)“焙茶塢”,悠閑品茶。民間大眾飲茶方法的講究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如“杭俗烹茶,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攝泡”。到了清代后期,由于市場上有六大茶類出售,人們已不再單飲一種茶類,而是根據(jù)各地風俗習慣選用不同的茶類,如江浙一帶人大都飲綠茶,北方人喜歡喝花茶或綠茶。不同地區(qū)、民族的茶習俗也因此而慢慢形成。 ??二是茶葉外銷的歷史高峰形成。清朝初期,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開始大量從我國運銷茶葉,使我國茶葉向海外的輸出猛增。英國在16世紀從中國輸入茶葉后,茶飲逐漸普及,并形成了特有飲茶風俗,講究沖泡技藝和禮節(jié),其中有很多中國茶禮的痕跡。早期俄羅斯文藝作品中有眾多的茶宴茶禮的場景描寫,這也是我國茶文化在早期俄羅斯民眾生活中的反映。 ??三是茶文化開始成為小說描寫對象。詩文、歌舞、戲曲等文藝形式中描繪“茶”的內(nèi)容很多。在眾多小說話本中,茶文化的內(nèi)容也得到充分展現(xiàn)?!耙徊俊都t樓夢》,滿紙茶葉香”,《紅樓夢》中多達260多處言及茶,詠茶詩詞(聯(lián)句)有10多首。它所載形形色色的飲茶方式、豐富多彩的名茶品種、珍奇的古玩茶具和講究非凡的沏茶用水是我國歷代文學作品中記述和描繪茶藝最為全面的。 ??清末至新中國建立前的l00多年,西方列強入侵,戰(zhàn)爭頻繁,社會動亂,傳統(tǒng)的中國茶文化日漸衰微,飲茶之道在中國大部分地區(qū)逐漸趨于簡化,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茶文化的完結(jié)。從總趨勢上看,中國的茶文化是在向下層延伸,這更豐富了它的內(nèi)容,也更增強了它的生命力。在清末民初的社會中,城市鄉(xiāng)鎮(zhèn)的茶館茶肆處處林立,大碗茶攤比比皆是,盛暑季節(jié)道路上的茶亭及善人樂施的大茶缸處處可見?!翱蛠砭床琛币殉蔀槠胀ㄈ思业亩Y儀美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