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段子: 老師以4G的速度講課,學神以WiFi的速度聽課,學霸以3G的速度記憶,普通學生以2G的速度干瞅。 學渣聽著聽著就沒了信號。學灰壓根沒開數(shù)據(jù)連接,學沫還一直處于飛行模式。 非常形象了。 今天,想介紹一個用5G速度學習的人,超級學霸斯考特·楊(Scott Young)。 他在12個月之內,自學完成了麻省理工計算機科學的全部33門課,按照他的進度,讀完一門課程大概只需要1.5個星期。 他把自己多年的學習方法整理成了一本書,叫做《如何高效學習》。 這本書主要介紹的是整體性學習的方法,最近我重讀了一遍,并且作了思維導圖,想看原圖的童鞋可以在文末看獲取方式。 什么是「整體性學習」?不同于過去我們的機械性記憶,整體性學習通過建立知識關聯(lián),調動大腦的多個神經元整合信息。 也因此,能夠通過多個途徑、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學習中,是一種「主動學習」的方法。 一、整體性學習基礎三個概念結構就是一系列緊密聯(lián)系的知識。學到一個新知識,與過去的知識主動建立起聯(lián)系,這是學霸們經常用的方法。 模型是簡化的結構,主要目的是為了壓縮信息。比如說我們常說的數(shù)學模型、管理模型,就是其中的一種。 高速公里是結構與結構之間的聯(lián)系,這個說法不經??吹?,其實是建立跨學科的聯(lián)系,就像在不同城市之間建立起高速公路一樣。 為什么整體性學習的作用更好?因為所有的知識都不是碎片化的,二是緊緊地抱團在一起。 學習順序整體性學習有6個步驟。 1.獲取:接受信息的過程。需要注意的是速度、信息接受程度。 我們經常面對的問題有接受的速度比較慢,需要反復閱讀。比如老師講完我沒記住,讀完的書轉頭就忘了就是這樣的情況。 產生的原因: 01 學習習慣不好,總是會分心,或抓不住學習的重點。 02 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筆記習慣,記得太多沒時間思考,或記得太少傳達不了課程內容。 2.理解 顧名思義,就是理解信息的含義。如果理解有問題,可以嘗試把問題進行拆分?;蛘呤遣殚嗁Y料、請教老師的方法,深入理解。 3.拓展 從這一步真正開始整體性學習,先從零散知識點,到結構,再到高速公路。 可以做知識間的擴展,與原有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也可以深入拓展原有知識點,學習背景材料或者推演過程。 4.糾錯 尋找錯誤,刪除無效的聯(lián)系。 包括現(xiàn)實中不存在的,或者是由新知識的引入帶來原有觀點的過時。 就像我們有時候會說某個名人打臉,大多情況下,是因為他們的思維升級所以對過去的思維進行糾錯,從而帶來前后的不一致,被我們成為“打臉”。 除了瞎立flag之外,打臉并不是一件壞事,說明你在不斷進步。 5.應用 知識中的很大一部分存在于潛意識中,這部分知識如果不去運用就得不到很好的發(fā)展。 第三步「拓展」是停留在知識層面,除此之外,更要做的就是實踐應用。 紙上談兵終覺淺,我們說的“書呆子”就是只知道理論,不知道實踐應用的典型情況。 在實踐中,由其要注意靈活性。就比如今天學到的整體性學習方法,能用到你現(xiàn)階段的哪個學習中呢? 甚至,你可以拓展一下,這套整體性學習的步驟,是不是也可以用在戀愛當中呢?這也是一個完整的關系發(fā)展路徑。 6.測試 測試有助于你迅速找到學習中的問題。我的理解這也是一種復盤反思的過程,多問問自己是否可行,多問幾個為什么。 二、整體性學習技術獲取知識1.快速閱讀 提高我們信息獲取的速度,在固定的時間內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01 指讀法 手指放在要讀的那行下,移動手指。手指能幫助集中注意力,提高閱讀速度。 02 練習閱讀法 訓練自己以盡快的速度理解所讀內容,以一本沒有讀過的書為練習,在規(guī)定的幾分鐘內,通過加快閱讀速度,記錄知識點的極限練習,達到練習效果。 2.積極閱讀 強調深入的理解材料, 與知識點做到真正整合,并且在讀的過程中記錄筆記。 閱讀方法:主要觀點是什么→如何理解觀點→怎樣拓展并實踐。 筆記流爭取要“一次學會”,而不是上課忙著記錄筆記,想著課下復習理解。 那么,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掌握筆記記錄的方法。 01 寫下主要觀點 盡量用簡單的詞匯,提高記錄效率、 02 建立聯(lián)系 在知識點之間畫上箭頭。記得配合比喻和圖表的方法,精簡信息,幫助理解。 聯(lián)系觀點主要是用于難以記憶和理解的知識,或需要深入理解的知識。 1.比喻法 主要方法就是在要學習知識與熟悉的知識之間建立聯(lián)系。 在你的個人經驗中尋找與要學習的知識相似的東西,當然,要達到完全符合一般不太可能,盡量選擇自己熟悉的。 可以在多個“不完美比喻”中尋找最合適的,反復嘗試。 2.內化法 就像是看電影一樣,在腦海中想象出圖像,為他加上各種聲音,行動,氣味。 越多調動感官越好,大腦喜歡生動形象的內容。把這個過程走的比較熟悉,直到你看到知識就能聯(lián)想到整個過程。 3.圖表法 能用圖像的盡量用圖像,這也符合大腦的記憶特點。我在上篇文章中也提到了這一點。 筆記壓縮可以把某一個章節(jié)的內容,或者是某一部分的內容,壓縮記憶,這是快速掌握大量材料的方法。 思維導圖就是一種信息壓縮的形式,這點在我這次讀書中我也深切意識到了,由一個關鍵詞可以發(fā)散聯(lián)想到多個內容。 當你對知識有一定的掌握之后,就可以通過壓縮筆記的方法,促進理解,強化記憶。 01 拿幾張空白紙和要壓縮的筆記 02 使用盡量少的字,寫下筆記中的主要觀點。 03 寫下與之相聯(lián)系的觀點,公式,概念或定義。 04 持續(xù)上述過程,直到將筆記中的每個主要觀點都寫下來為止。 05 修飾筆記,讓它更好看一些。 通過這樣的過程,我們等于把這部分內容整體學習了一遍。這幾張紙就是我們的知識地圖。 三、其他好方法書中還提到了一些其他的學習方法。 以項目為基礎的學習設定一個1-3 個月完成的項目,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實踐方式,在實際的項目中學習知識、應用知識。 之前我在學python的時候深有體會,看了半天書,如果不去做一個小項目或者做完整的實踐,基本學到的那些語法都是擺設。 同樣,對于一個新進入的領域,由其是需要自學的情況,項目學習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式。 費曼技巧費曼技巧也是流傳很廣的學習方法了,最大的特點就是化繁為簡,也是典型的輸出倒逼思考的過程。 方法是這樣的: 01 明確要深入學習理解的概念,在紙上寫下來 02 想象你是老師,正教會一名新生這個知識。 想象你正在費盡口舌的給不懂的學生講解,把這個講解過程說出來,遇到不懂的隨時反思,在不斷的自我解釋中,就能夠更好地掌握這個概念。 03 感到疑惑時,回過頭來理解,查資料、聽講座、找老師解答都可以,弄懂為止。 04 簡單化與比喻,盡量用直白生動語言描述。 舉個例子,相對論是個很難理解的概念吧。 愛因斯坦曾經這樣解釋,“你坐在美女旁邊一小時感覺只是一分鐘,而夏天坐在火爐旁一分鐘,你感覺是一個小時,這就是相對論?!?/p> 小結一下這篇文章是靈姍同學關于《如何高效學習》這本書的閱讀筆記,主要講了整體性學習的原理和一些應用技巧。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閱讀一下這本書,比較小巧的一本書,框架結構很好。 閱讀愉快。 |
|
|
來自: 昵稱2791546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