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氏“真行”
古人寫字講究筆勢,而筆勢就是書法的氣息。自古“人字合一”方稱圣手。清劉熙載云:“書者,如也。如其學(xué),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潘海波沉放內(nèi)斂,寫字寫心,筆筆隨意,又字字有別。其遵循的恰恰也是“用心寫字,心正書正,守正方能創(chuàng)新” 被尊為“三大行書”之首的王羲之,除去清雅、俊朗,還重情重義。否則焉能有魅力召集諸多名流舉辦千古傳頌的蘭亭修禊?潘海波熱心、重情,交友三千,人脈深廣,卻是“貴人話語遲的”的那種。說話不多寫字多,有求必應(yīng),不求也應(yīng)。他是一個龐大的藝術(shù)群的“群主”,其魅力和詼諧似乎只體現(xiàn)在微信上,當(dāng)朋友們真正聚會在一起時,他就不是“群主”,連中心也不是,自然而安靜地消失在朋友中。但是他有一種強(qiáng)大而沉默的氣場。 只有在寫字時,會突然爆發(fā),光芒顯露。起腕筆勢勁健,氣盛力足,筆下?lián)u曳多姿,優(yōu)美而自然。有些字筆劃極簡,卻遒勁凝練;有些字字形雄放,而氣骨沉實(shí);有些字筆勢峭拔,品相瑰偉奇崛……令旁觀者蕩氣回腸,覺得很有勁,很過癮。 我不知他師法何人、所宗何派,但見他的書房里到處堆放著字帖和書,長條桌上、茶幾上、凳子上、窗臺上……只要有個空地方必定擺著一大摞各種各樣的字帖、拓片和有關(guān)書籍。寫字臺左側(cè)的沙發(fā)上堆起一人多高的“廢字垛”——他練字或給人寫字時,寫的自己不滿意便往旁邊一丟,久而久之成了一大垛,再有個一年半載“廢字垛”就要碼到房頂了,這讓我想起王獻(xiàn)之習(xí)字磨墨用掉了三缸水的典故。我曾翻檢他的“廢字垛”,竟發(fā)現(xiàn)里面有相當(dāng)多的好作品,有些還是隨興揮灑的妙品、神來之筆。我甚至想代他簽名鈐章,交給經(jīng)濟(jì)人拿到市場上看看效果。 行筆至此就再說一說潘氏“真行”的筆意:或沖淡清奇,或險絕峻峙,或渾融流麗,或氣格縱放,一動墨便筆不離紙,紙不離筆,爽朗清舉,回環(huán)呼應(yīng),灑灑脫脫,意趣清新。無論是“看門道”的,還是“看熱鬧”的,都稱他的字漂亮、帥。
書畫界的老神仙韓羽家里最醒目的墻上,掛著潘海波寫的“?!弊?,多年不換。老先生說海波的字好看,我喜歡?!坝绣X難買喜歡”,韓老先生文、書、畫三絕,能入此老的法眼,并寫妙文推薦,足證潘海波為人為書值得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