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Paris 中國作為食鹽大國一直都榜上有名,然而,近日發(fā)表在國際期刊《Nature》上的文章卻給我們重重一擊:文章指出,高鹽飲食會導致大腦中tau蛋白的改變,進而對大腦認知功能產生負面影響,而維持低鹽飲食則可延緩癡呆的發(fā)生。 去年發(fā)表在《Nature》子刊的某項研究表明:高鹽飲食會顯著減少小鼠腦部的血流量,進而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具體來講,高鹽飲食導致小腸細胞釋放分子白介素-17(IL-17),血漿IL-17水平增加,跟著循環(huán)來到大腦,通過Rho激酶的作用,抑制了一氧化氮合酶(eNOS),使內皮細胞產生的一氧化氮減少,對腦部血管的調節(jié)失調,最終降低了大腦的血流量、造成了認知障礙。 在以上研究的基礎上,法拉科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進一步的探索發(fā)現,小鼠的血流受限程度還不足以阻止大腦的正常運轉,換句話說,這種血流障礙不足以引起認知偏差,那么背后存在的機制到底是怎樣的呢? 在這項研究中,法拉科博士等人首先給小鼠喂食了普通小鼠飲食的8~16倍鹽含量的特制的高鹽飲食,并進行了為期4周對小鼠大腦皮質的觀察。研究者發(fā)現,一種重要蛋白--tau蛋白的磷酸化修飾出現顯著增加。隨著時間推移,在小鼠的海馬區(qū),也就是對學習和記憶起關鍵作用的腦區(qū),同樣發(fā)現這種磷酸化蛋白的比例明顯升高。Tau蛋白病變以微管相關蛋白Tau聚合物的出現為特征,是阿爾茨海默?。ˋD)的標志性病變之一,特別是Tau蛋白的病理機理與認知功能減退聯系更加緊密。 深入探索發(fā)現,攝入鹽太多會影響血管內皮細胞產生一氧化氮(可以放松血管和增加血流量),而一氧化氮減少,會在神經細胞中激活一種參與tau蛋白磷酸化的酶--CDK5,在CDK5的作用下,Tau的磷酸化水平明顯升高,這種過磷酸化使得Tau蛋白從微管上脫落下來,胞質中的Tau含量上升,發(fā)生聚集形成難溶的纖維束,最終導致神經纖維糾纏,這也是AD的一個重要的病理特征。 高鹽飲食(HSD)增加tau磷酸化和不溶性tau 而當研究人員檢測小鼠的認知能力時,那些攝鹽量過多的小鼠們,在辨認新物體和走迷宮的測試中,不出意外,全都表現出認知能力低下。 如此看來,攝入鹽含量過高導致認知功能障礙已毋庸置疑了,那高鹽飲食導致的認知障礙能否逆轉呢?該研究團隊隨后給了我們答案:在同一實驗組小鼠的飲用水中添加可以幫助補充一氧化氮的L-精氨酸后,磷酸化tau蛋白的聚集明顯減少,認知測試也顯示高鹽飲食小鼠的認知表現得到恢復。 當然,喂食小鼠的高鹽飲食已然超過了已報告的最高人類攝鹽量(每日4-5克推薦量的3-5倍)。然而,這種飲食習慣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作為食鹽大國的我們依然需要警惕,畢竟智商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參考文獻: Giuseppe Faraco, Karin Hochrainer, Dietary salt promotes cognitive impairment through tau phosphorylation https://www./articles/s41586-019-1688-z |
|
|
來自: Derek9988 > 《養(yǎng)生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