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來說一個金庸筆下從來沒有正式出場,卻大放異彩的絕世高手。 獨孤求敗這個人從未在金庸筆下正式出場,只是在一個個高手口中口口相傳。一人一劍行走天下,欲求一敗而不得,英雄束手,長劍空鳴,只好仰天長嘯葬寶劍,神雕相伴渡余生。他分別出現(xiàn)在神雕俠侶和笑傲江湖之中,主人公楊過和令狐沖,都是受了他的福澤,才成了超一流高手。 關(guān)于獨孤求敗的記錄很少,神雕俠侶中,楊過找到了劍冢,從他埋的四把劍以及一些石片,大概記錄了他的生平,以及他的武功境界。 第一柄劍長四尺,鋒利無比,劍下石片寫著,剛猛凌烈,無堅不摧,弱冠前與河朔群雄爭鋒。弱冠就是男子二十歲,在古代算是剛剛成人。這個年齡的獨孤求敗,和我們一樣,年輕氣盛,好勝心強,但是也足以說明,他年輕有為,武功超群。 第二片石片上沒有劍,上面寫著,紫薇軟劍,三十歲前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此時獨孤求敗長了十歲,所謂十年磨一劍,此時的獨孤求敗劍術(shù)更精,軟劍用起來比長劍要難,可見他的武功也是更上一層樓。但是他嫉惡如仇,又年輕沖動,誤傷了好人。心中很內(nèi)疚,所以拋棄了紫薇軟劍,這說明一個人在成長,在反思自己的過去。面對自己的錯誤,勇于改正。 第三把劍就是有名的玄鐵重劍,此劍后來被鑄成了人人爭搶 的天下神兵屠龍刀,當(dāng)然這就是后話了。石片上寫的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之前持之橫行天下。此時已漸入不惑之年的獨孤求敗,已經(jīng)橫行天下了。apple維修 所謂重劍無鋒,很好理解,那何謂大巧不工呢,大巧不工并不是成語,所以沒有約定俗成的標(biāo)準(zhǔn)答案。我說一下自己的理解,結(jié)合獨孤九劍的精髓是無招勝有招,再加上巧和工兩個字的原始字義的延伸,我覺得大巧不工的意思就是,最好最強最有效的劍法,并不是精美花哨的動作。 從這必須劃個風(fēng)水嶺,因為這三把劍,目的都是求勝。 第四個階段才算是臻于化境,第四柄是把木劍,石片上寫道,四十歲之后不屑帶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自此精進,漸入無劍勝有劍之境。四十歲之后已經(jīng)牛到什么程度,草木竹石皆可為劍,此時的獨孤求敗卻也到了孤獨落寞的境地,只能和神雕相互扶持。自始至終,獨孤求敗身邊都沒有出現(xiàn)女子的身影,四十年單身,醉心練武,才有了這個境界。可見他是孤獨的。金庸已經(jīng)把這獨孤求敗已經(jīng)寫到了武俠的巔峰。已經(jīng)快要達到修仙的境界。 再來看張三豐,張三豐得覺遠大師傳授的部分九陽神功心法,得其純,取其精,所創(chuàng),此功是武當(dāng)派高階內(nèi)功心法,也 是護體防身必須修煉的,以威力而論,可算得上各派第一。太極劍法的奧義是以己之鈍,擋敵之無鋒。如撒出了一張大網(wǎng),逐步向中央收緊。這路劍法只是大大小小、正反斜直各種各樣的圓圈,要說招數(shù)。可說只有一招一式,然而這一招卻永是應(yīng)付不窮。 但是獨孤求敗一生從未落敗,張三豐在武當(dāng)身中般若掌,如果沒有張無忌出手,恐怕張三豐已經(jīng)命喪武當(dāng)山。而且張三豐與阿三等人比試之前,表現(xiàn)出懼怕的樣子,張三豐恐怕自己的內(nèi)力不及阿三。所以綜合分析,張三豐的武功,肯定不如獨孤求敗。一個是一生未敗,而另一個是連續(xù)失敗,誰的武功更強,想必大家心中都有數(shù)。張三豐的太極對劍魔來說只是精美花銷的動作而已,至少令狐沖他用獨孤九劍破了沖虛道長的太極劍法可以參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