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10:56 網(wǎng)上一直流傳,歐洲四大帝之一的拿破侖曾在200多年前說過出這樣一句話:“中國是一頭沉睡著的獅子。”有人對此提出疑問,拿破侖為何會說這樣一句話呢?實際上這跟英國的一次訪華行動有關。
1815年,遭遇了滑鐵盧慘敗的拿破侖哪怕有著全法國人民的支持,卻再也無心再戰(zhàn),他被流放在地中海的一座小島上度過余生。法蘭西帝國的失敗成就了英國的再次崛起,拿破侖被流放的同年,英國政府派遣外交官阿美士德進行訪華,為了自由貿(mào)易與清政府進行協(xié)商。
在來中國之前,阿美士德曾去拜訪過拿破侖,問他如何看待中國,當時拿破侖就給出了這句話。但在阿美士德看來,中國完全不需要如此警惕。之后的事情也恰好證明了這點,阿美士德因為不肯向嘉慶帝跪拜,此次訪談無疾而終。 其實這種關于禮節(jié)上的爭執(zhí)并非第一次發(fā)生,早在1793年,嘉慶帝還沒繼位,當時的皇帝還是他老爹乾隆的時候,英國也曾派出代表訪華,這位代表叫做喬治·馬戛爾尼。和阿美士德訪華不一樣,馬戛尼爾此次訪華行程有誠意得多。
他們派出了大量隨侍的天文數(shù)學家、藝術家、醫(yī)生,以及攜帶了包括天文、地理儀器、圖書、毯氈、軍用品、車輛、船式等眾多可以展現(xiàn)當時英國最高科技水平的物件。之所以會有這么高的禮遇,是因為當時英國還摸不準清朝的具體水平,希望能夠展現(xiàn)本國實力,以換取跟中國這片廣袤領土的交易權(quán)利。
英國當時的打著的名號是替乾隆祝壽,所以乾隆允了他們不行跪拜禮,而是作為獨立國家只行單膝拜見禮。但隨著馬戛爾尼呈上的文書被乾隆閱讀完畢后,乾隆明白了他們并非真心祝壽,而只是為了想要開放通商渠道,認為自己受到了欺騙,進而轉(zhuǎn)變?yōu)榇笈?/p>
乾隆決定不再召見這批英國使臣,馬戛爾尼便將主意打到了和珅頭上。和珅作為乾隆最為看重的寵臣之一,當時是作為中國政府代表跟英國代表進行洽談。和珅我們肯定不陌生,能夠?qū)⒇澒僦蛔萌绱朔€(wěn)當,能力的確是有的。 和珅看到英國呈上的那些國禮,包括了前膛槍 等武器、望遠鏡 、地球儀 等天文學 儀器、鐘表 和一艘英國最先進的110門炮艦 模型等,窺探出了一絲與當時中國不同的科技氛圍,于是冒死再次向乾隆提出建議,希望他能夠允許馬戛爾尼的請求。
但是清朝以“天朝尚國”自居的理念早以深入骨髓,英國使臣沒有像附屬國家一樣對著清政府畢恭畢敬已經(jīng)夠讓乾隆生氣,這要求開放通商港口的請求豈不是在明晃晃的說清政府統(tǒng)治下的中國不如外國發(fā)展的好嗎?最重要的是連和珅都認為應該同意英國的請求,那不是證明了這位天子近臣也認為清朝比起番邦有所不如?
乾隆聽到和珅的建議后簡直就是暴怒,甚至說和珅再說出這種話就讓他“掉腦袋”。和珅見乾隆如此反應自然不敢再提此事,12月9日,馬戛爾尼以及他所率的英國代表團在廣州離開了中國。
此次訪華雖然沒有達成原定的目標,卻讓馬戛爾尼明白了當時清朝的外強中干以及故步自封,從此后英國開始逐漸利用鴉片來蠶食我國。如果當時乾隆聽從了和珅的建議,愿意吸取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并且開放國門與世界通商,清末以及民國百年國運或可從這一刻改寫,只是如今說這些早已來不及。 |
|
|
來自: 楚子rubd13t46h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