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果子就是栗子,但要吃對它,才能達到補腎、養(yǎng)胃、健脾,強筋、活血止血的效果...栗在我國已有幾千年歷史,《詩經(jīng)·國風》中就有詩句“樹之榛栗”,且在金、元、明、清等朝代栗子均為皇室貢品。 我國栗主要有三種:板栗、錐栗、毛栗,有南北之分,北栗果小,皮薄易剝,淀粉含量低,肉細性糯。而南栗果實較大,淀粉含量高,肉質脆嫩。 與一般干果不同的是,栗子含有能量高,甚至可以比擬主食,古人就有做干糧的用途,所謂“民雖不田作,棗栗之實足食矣。”又有《史記》載:“秦饑,應侯請發(fā)五苑棗、栗。” 且栗子還有很好的藥用養(yǎng)生價值,性味甘、溫、無毒,入脾、胃、腎。 《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經(jīng)。”栗果主補腎氣,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 《名醫(yī)別錄》:“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令人忍饑。” 栗子生食補腎功能較強,故有“腎之果”之稱,還能養(yǎng)胃、健脾、止血。 孫思邈《千金方·食治》中介紹到:“生食之,甚治腰腳不遂。” 唐代《食療本草》也有記載:栗子“生食治腰腳”, 《滇南本草》:“生吃止吐血、衄血、便血,一切血證俱可用。” 此外,栗子熟食溫內寒、止泄。 《本草綱目》:“有人內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頓愈。” 美味又有養(yǎng)生價值的美食,不容錯過,在栗子成熟的秋季抓住時令進行滋補,學會吃栗子,讓你擁有健康“好臉色”,怎樣吃?來!“舉個栗子”。 生食栗子 生吃栗子,口味甜而爽脆,別有一番風味。正如清代的《隨息居飲食譜》說栗“嫩時嚼之,作桂花香。老者風干,則甜而嫩”。 且生吃栗子對于腰腳無力效果較好,《食物本草》提到,“日以生栗與食可用于小兒腳弱無力,三四歲尚不能行步者。” 《經(jīng)驗方》中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栗懸干,每旦吃十余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 糖炒栗子 糖炒栗子是京津一帶別具地方風味的著名食品。通常是用鐵鍋圓砂,加以麥芽糖和精制植物油來炒炙,甜香四溢,聞而生津,勾動味蕾。因其美味可口,現(xiàn)風靡全國。 想要享有健康美食,除了購買外,還可以家庭簡易制作: 板栗洗干凈,用刀切大約深5mm的口子,把栗子皮切破,或者切十字架口子。 方法一: 1.將切好口的栗子裝進廚用容器,蓋上有透氣孔的蓋子,放入微波爐高火叮2分鐘。 2.取出容器打開蓋子,在栗子開口情況下。放一小勺食用油和一小勺白糖,若想增添風味,可再撒點干桂花,蓋上蓋子搖晃均勻,讓食用油和白糖能均勻包裹在栗子表面。 3.蓋子上的透氣孔打開,放入微波爐再次高火兩分鐘左右。 方法二: 1.將開好口的栗子放入清水中浸泡約10分鐘。泡好的板栗撈出瀝干水份,用廚房紙巾或干凈的布擦干表面水份。 2.取一干凈無水的炒鍋,冷鍋時候放入粗鹽300克和栗子300克,開中火。 3.鹽有點燙后轉小火,用鏟子翻炒栗子。隨著鍋內溫度的升高,食鹽粒開始變得發(fā)粘,且栗子全被食鹽包裹著,等栗子受熱均勻后,可以看到栗子會漸漸張開口。這時要加快炒制的頻率,使先前裹在栗子身上的食鹽慢慢脫落。 4.等炒到鹽的顏色變深時,加入一湯匙白砂糖。繼續(xù)翻炒,此時食鹽粒又開始變得發(fā)粘,這時要用鏟子從鍋底插入往上翻炒,需要快速翻炒.編輯新經(jīng)絡. 5.炒到食鹽粒不再發(fā)粘,顏色變成深琥珀色,關火,蓋上鍋蓋燜一會,保證栗子熟透并使焦糖滲入栗子里面,最后用漏勺瀝出栗子即可。 板栗糊、粥 栗子糊:細膩易消化,《食物中藥與便方》提到,栗子磨粉,煮如糊,加白糖適量喂食,可用于小兒腹瀉。 另《民間方》提及可加入柿餅半個,同15g栗子肉煮爛,磨成糊狀食用,也有治療小兒腹瀉的效果。 栗子粥:《本草綱目》提及,栗子粥可補腎氣,益腰腳。可用于老年腎虛,腰酸背痛、腿腳乏力、脾虛泄瀉等癥。 1.栗子米粥:取栗子肉20—30克,大米100克,煮粥,加些許白糖調味。可健脾養(yǎng)胃、強筋補腎。 2.栗子茯苓粥:取栗子肉30克,茯苓12克,大棗10個,大米60克,煮粥,加些許白糖調味,治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瀉。 3.板栗核桃粥:板栗仁、核桃仁各50克,大米100克,鹽3克,雞精1克。將板栗與核桃仁同切粒,煲粥,加入鹽、雞精調味。 板栗核桃粥適用于妊娠初期,體虛脾腎不足導致的陰道下血、頭暈耳鳴、小便頻繁等。新經(jīng)絡公眾號提示注意一次不宜多吃,否則易傷脾胃,再美好的食物,都不可過食,且也不是適用于所有人群。 食用栗子注意事項: 1、脾胃消化不好、濕熱重者,不宜食用; 2、栗子不宜消化,不可貪多;產(chǎn)婦、小兒便秘者不宜多吃; 3、糖尿病人吃栗子應該適度; 4、栗子細細咀嚼,連津液吞咽,可以更好的達到補益效果。 PS:想要擁有這項美味嗎,最后贈送您一個挑選板栗的小貼士 1. 挑選呈半圓狀的板栗,不要有蟲眼;圓的板栗生長時較靠近外殼,易受陽光照射,味道更甜; 2. 選擇外殼褐色、表面光滑有光澤的板栗。顏色過深如巧克力色,有可能是陳年的。外殼變色、無光澤帶黑影,內部果實可能已被蟲蛀或受熱變質; 3. 新鮮栗子尾部的絨毛比較多,陳年栗子絨毛較少; 4. 用手捏栗子外殼,如果栗殼堅硬,那么果實較豐滿。若栗殼較軟、空殼,則果肉可能已干癟或已經(jīng)壞掉。 5. 把栗子放在耳邊搖一搖,不能聽到聲音,則果實是新鮮的。能聽到聲音,則果實是干硬的,可能是陳年栗子.. 附:滋陰的六個弊端這六個弊端分別如下: 第一個呢,如果你是瘧證(作虛癥治),病人呢,如果下痢不止。你把它當成下痢了,陰虛,去補他,造成痞,痞證,哦,心下痞,我們的瀉心湯就是這樣來的,造成痞證。 如果病人呢,沒有往來寒熱,就是下痢,包括痢血啊,大便排血出來,如果你把痢、下痢當做陰虛來治的時候,補陰的時候造成臌脹,肚子變大,腹部就臌脹。所以這個病人在下痢,你在補陰,一補,腹部就脹起來了。 如果說,病人是咳嗽,當做陰虛來治,病人就會成為痿,就是肺痿,肺會萎縮掉。這我看的非常多。那不管你是慢性支氣管炎,或者是肺炎,只是一般性的咳嗽或者說你有肺炎。或者是有TB,肺結核。那你一直在開滋陰的藥,美國人用的很多,就是我講過維他命,吃到后來呢,肺都萎縮掉了。不但沒有用,更壞。 那如果說,病人是有痰飲,胸腔里面有痰,肋骨之間有痰,里面有積水在里面。痰飲你把他當做陰虛來治。這個病人會出現(xiàn)呢,腫,很明顯,病人就會浮腫,臉腫起來。 如果病人呢,有吐血,泄精,就是夢遺啊精子不守。你說哎呀這個人吐血,陽津又不能守,--陰虛,你就把他當做陰虛來治。這個呢,會造成勞證,勞證就這樣來的。所以很多病是被制造出來的。 如果濕阻在中焦,中焦里面濕很盛,照理說我們用白術茯苓把濕排掉。哦,濕阻在中焦或者食物停滯在腸胃里面,我們用承氣湯把他清掉就可以了。一看又是陰虛,溫病呢,老師,這個都是陰虛。結果就是去補陰啊,就會成格。造成了格,陰陽會相格。這是你把病制造出來。所以有六大弊端。臨床上我們在看的時候就是長成這個樣子。 所以說,你如果說遇到病人,我們不會開補陰的藥給他。我們會開用陽的藥,讓他陰自回最好。所以陰呢,是讓他自己回頭是最好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治病的哦。 經(jīng)常擦背可防癌 編輯新經(jīng)絡公眾號 民間有俗諺說:“三洗不如一擦”,就是說擦背好處多。 編輯新經(jīng)絡公眾號 擦背尤其適合年老體弱者,通過擦背既能去污凈身,又可增加體內熱量,促使毛細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huán),抵御嚴寒。擦背還有散胃寒、瀉胃火、心氣外發(fā)等功效,故民間有“擦背敗心火”的說法。編輯新經(jīng)絡公眾號 現(xiàn)代研究還發(fā)現(xiàn),擦背后淋巴運行加快,可增強吞噬體內細菌能力,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編輯新經(jīng)絡公眾號 擦背有防癌之效,人的皮膚下存在一種組織,平時處于休眠狀態(tài),用毛巾摩擦皮膚后,受到刺激的組織細胞就會活躍起來,進入血液循環(huán),逐步演變?yōu)榫W(wǎng)狀細胞。網(wǎng)狀細胞具有免疫功能,經(jīng)常擦背,能使機體保持旺盛的免疫力,起到防癌的作用。編輯新經(jīng)絡公眾號 擦背是很適合老年人的一種養(yǎng)生保健方法。 編輯新經(jīng)絡公眾號 中醫(yī)認為,人體背部有主陽氣的督脈,有貫穿全身的足太陽膀胱經(jīng),經(jīng)脈上有大椎、命門、腎俞等重要穴位。用毛巾擦背可以刺激這些穴位,起到振奮陽氣、活血通絡、養(yǎng)心安神、調整臟腑的作用,讓人健康長壽。編輯新經(jīng)絡公眾號 相對來說用毛巾和熱水擦背有一點麻煩,因此學過南少林火功推拿的學員,可以用火洗澡或火功推拿來為家人推背,這樣既省力,又高效,不會火功推拿的網(wǎng)友,也不用擔心,可以用毛巾和熱水擦背,具體方法是:天冷時毛巾以40℃為宜,熱天時以20℃為宜,以背后脊椎連線為重點,自上而下,由風府穴沿頸椎、胸椎、腰椎、骶椎,揉擦至長強穴,反復揉擦,以感覺舒服為度,每日1~2次,每次3~5分鐘。 編輯新經(jīng)絡公眾號 老年人最好每日臨睡之前用毛巾和熱水擦背,每次擦到皮膚發(fā)紅、四肢溫暖、全身舒適,再上床睡覺。 |
|
|
來自: 金壇區(qū) > 《心腎膽五臟六肺心肺肝胃郁脾虛心火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