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偏頭痛是一種頑固性的“血管神經性疾病”,女性多見,發(fā)作時頭痛難忍,嚴重的影響了生活質量。 現代醫(yī)學將偏頭痛分為“緩解期”和“發(fā)作期”兩種情況進行對癥治療。 發(fā)作期,患者以頭痛為主,可伴有惡心嘔吐、畏光、喜靜臥于暗室,睡眠后減輕。輕微疼痛的患者,可用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吲哚美辛等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對癥止痛治療。 疼痛嚴重的,就需要用阿片類鎮(zhèn)痛藥等強效藥如哌替啶。麥角胺和二氫麥角胺,能終止偏頭痛的急性發(fā)作。 緩解期以預防頭痛發(fā)作為主,如口服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鈣離子通道阻滯劑。還可以配合一些抗焦慮抗抑郁的藥物治療,如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 但是難以根治,很多患者仍然備受頭痛折磨。 中醫(yī)針灸治療本病有優(yōu)勢。 中醫(yī)認為偏頭痛患者多為“肝氣不舒、肝火上炎、膽經瘀阻不通”,治療上多用疏肝解郁、清肝瀉火、疏通經絡等法。 針灸治療偏頭痛的特效穴:絲竹空透率谷 《玉龍歌》中記載“偏正頭風痛難醫(yī),絲竹金針亦可施,沿皮向后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p> 偏正頭風,即偏頭痛,用患側絲竹空透率谷。絲竹空屬手少陽三焦經的穴位,率谷為足少陽膽經的穴位,用三寸針,透刺兩穴,將三焦經與膽經經氣相溝通,增強了兩個穴位單獨應用的效果。 《玉龍歌》中還記載說“偏正頭風有兩般,有無痰飲細推觀,若然痰飲風池刺,倘無痰飲合谷安?!?/p> 偏頭痛有兩種情況,如果患者是痰飲上逆,就要刺風池穴,如果沒有,就針刺合谷即可。 現代醫(yī)學研究認為,偏頭痛與“枕大神經”卡壓有關,而枕大神經的出口正是風池穴的位置,這與上述取穴正好相符。 《百癥賦》中也記載了偏頭痛的治療方法,“懸顱、頷厭之中,偏頭痛止;強間、豐隆之際,頭痛難禁” 即偏頭痛針刺“懸顱、頷厭”,嚴重者可以針刺“強間、豐隆”。 懸顱、頷厭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其作用也是疏通膽經,而豐隆穴是“化痰”的大穴,治療痰飲、痰濕療效甚好。 |
|
|
來自: 昵稱34530898 > 《偏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