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1276年,南宋太皇太后抱著小皇帝宋恭帝向元軍投降。然而在投降之前,為了保存宋室的血脈,為了宋家王朝東山再起,太后封恭帝七歲的哥哥趙昰為益王、四歲的弟弟趙昺為廣王,由外戚護(hù)送到福州和泉州,史稱“二王南遷”。 大家注意了,為什么粵西湛江及周邊地區(qū)大多數(shù)人的族譜,會寫著從福建遷來呢?這就是我們命運的開始。為斬草除根,元世祖忽必烈派兵對福州“小朝庭”追剿。“小朝庭”以文官為主,沒有什么將才,哪能抵抗得住兇猛的蒙古兵,連連敗退,最后被元軍趕下海! 然后就出現(xiàn)了中國古代史上悲壯的一幕,叫做“海上行朝”,包括水軍、官員、后宮、家眷……上千艘的船在海上逃命。然而,元軍水陸兩路人軍馬緊緊相逼,福州、泉州、潮州、惠州等港口一路丟失。 1277年底,小皇帝的船隊在今天珠海大橫琴島附近,遇到了臺風(fēng),龍舟被打壞,小皇帝差點被淹死,受驚嚇得了病。1278年3月,廣州又丟了,形勢更加危急。大臣們倒也個個堅貞不屈,怎么辦?逃到占城(現(xiàn)屬越南)去! 但是,兇猛的元軍早就從陸路包抄了雷州,還封鎖了瓊州海峽,宋室小王朝插翅難飛啊!怎么辦?情急之下,“海上行朝”的幾萬人逃到了現(xiàn)在的湛江硇洲島!然后打算再派軍隊去攻雷州城,因為只有攻下雷州,才能有一條通道去越南,才能有一線復(fù)國的生機(jī)! 到了硇洲島之后,就有了一個關(guān)于“宋皇井”的傳說。上次我們團(tuán)隊去硇洲島,專門看了這口井,一棵巨大的榕樹下,有一口普通的古井。傳說,龍王現(xiàn)身指點小皇帝去找水。真實的情況應(yīng)該就是幾萬人到了海島上又累又渴,找到了一口井解渴。 在島上,悲劇又發(fā)生了。1278年4月,10歲的小皇帝端宗上島一個月后駕崩了。十歲的小孩子,如何能承受這樣的亡命奔波呢?擔(dān)驚受怕,水土不服,有病也得不到有效治療和休養(yǎng),能活下來才是奇跡。 然而 !這幫忠烈的大臣們?nèi)匀徊煌督挡环艞?。特別是陸秀夫,舉出當(dāng)年夏朝憑500人馬復(fù)國的故事來激勵大家,于是個個情緒激昂,立即擁立趙昺為少帝,大家誓與大宋王朝共存亡! 1278年5月,趙昺小皇帝的大臣們將硇洲島升格于“翔龍縣”,還在島上開辦了“翔龍書院”給小皇帝讀書,畢竟小皇帝只有7歲,啥也不懂??!上次我們團(tuán)隊去到硇洲島,就去翔龍書院舊址看了下,書院舊址已經(jīng)成荒地,只有一塊殘碑立在那里,頗為凄涼。 上島后,“小王朝”的兩員大將張應(yīng)科、王用被派去攻打雷州城,王投降了,張戰(zhàn)死了。攻打雷州時,高州巡檢黃十九在電白莊山阻攔元軍,保衛(wèi)硇洲小朝庭,英勇戰(zhàn)死。另一名高州官員李象祖卻投降了元軍,造成小朝庭腹背受敵,逃往越南的希望徹底破滅了,結(jié)束了在硇洲島的三個月行程。 之后“小王朝”繼續(xù)逃命,逃到新會的厓山,在此建造行宮,打造水寨,繼續(xù)抵抗。一年后,1279年3月,在這里進(jìn)行了大家熟知的厓山?jīng)Q戰(zhàn),宋軍全軍覆沒,復(fù)興計劃化為烏有。 陸秀夫高喊一句:“德祜(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為了皇家尊嚴(yán),他背著剛滿八歲的小皇帝趙昺跳下了染成血色的大海,一切結(jié)束了??蓱z的孩子,你為何生在帝王家!在這里,我們也看到,太后選擇受降是為了小皇帝的生命,陸秀夫選擇自盡是為了小皇帝的名節(jié),誰對誰錯真說不清。這就是整個南宋“小王朝”逃亡史,本來約有30萬的軍民部隊,一路死的死,逃的逃,四散定居,于是現(xiàn)在的潮汕、粵西、桂東、海南,有相當(dāng)大部分人祖先都是福建移民,說的是閩南語系的黎話(跟黎族無關(guān),疑是“來話”的誤傳,即外來人口講的話)。后來受廣府文化影響,有的又改講白話或是吳川話,但查看族譜仍是來自福建。 還有一種情況,是祖先南宋末年在粵西為官,因戰(zhàn)亂回不去的官員,如吳川“上院李”和徐聞那練村的駱氏家族,但他們的留守也跟南宋滅亡密切相關(guān)。 這里有一個問題,粵西很多人的族譜上寫著來自“福建莆田”,莆田小地方能容納這么多人嗎?我猜想一個原因是當(dāng)時莆田的范圍與現(xiàn)今不同,二是沾一下媽祖籍貫的光,實際上大部分應(yīng)該是來自福州、泉州。另一個可能是,福州泉州曾是南宋的政權(quán)所在地,有些人比較忌諱不敢明寫,怕被疑為皇室相關(guān)人員而被元軍追殺。這個問題存在爭議,大家可討論下。 歷史總是由無數(shù)個“蝴蝶效應(yīng)”演變而成的,從北宋到南宋,從洛陽到臨安(南京)到福州到潮汕再到湛江的硇洲島,這30萬的皇室、官員和軍民,就如火種一樣將古代漢族的血脈一路播種下來,使得湛江及周邊大部分居民的祖籍源自福建 湛江硇洲島,雖然曾是南宋流亡“小王朝”的駐地,曾居住過兩位皇帝,但這段重要的史實似乎被人遺忘。島上留下的歷史遺跡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hù),也無人去開發(fā)利用這段人文旅游資源,實在是可惜。希望有關(guān)部門和有實力的企業(yè)能夠?qū)㈨兄迧u規(guī)劃和開發(fā)為歷史人文景點,讓這一傳奇的歷史為天下人所周知。(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