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活到七十五歲,總不得不時時想到死,我們不會因此而感到不安。太陽看起來好象是沉下去了,實在不是沉下去而是不斷地輝耀著。 ——歌德 以當(dāng)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奧秘,你就渴望死亡,因為它不過是生命的另一個奧秘。 ——紀(jì)伯倫 生和死是無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間的一段時光。死亡的黑暗背景對托出生命的光彩。 ——桑塔亞娜 1 思考死亡盡管徒勞,但卻有意義。什么意義?可以讓人看到生命的全景和人生的限度,之后用超脫的眼光看時間的成敗得失??梢宰屛覀兓钪鴷r更清晰的認(rèn)識自己,做到珍惜生命,實現(xiàn)自己拼搏價值,向死而生。 2 墓地總令人思考,令人慨嘆生命的由來和去向。如果我們從墳?zāi)怪谢仡櫞松?,就會直接面對自己和上蒼,只有在此時,他才是最真誠最理智和最深沉的。因為他不需要扮演讓自己難受的社會角色,他在做最真實的自己。 3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也。這話已經(jīng)很明確的說出了一個道理,即人都會死,但重要的不是知道這個,而是明白人生的意義,讓自己獲得充實,即聞道。 4 當(dāng)一個人真正經(jīng)歷過死亡或死亡的威脅,他就會明白“這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的深層認(rèn)知。汶川地震時,有些人死里逃生,當(dāng)他回顧以前的路,猛然發(fā)現(xiàn)它們是如此空乏,如此沒有意義,浪費和虛度。 5 當(dāng)一個人臨終時,他會變得很善良,甚至很博納。中國古話講,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因為在死亡面前,人會突然發(fā)現(xiàn)自我良知,在絕對的死亡之虛空中,塵世的一切瑣碎對于他來說,都變得無足輕重。此時,他只會記得那些最能讓生命銘記的事。 6 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活著總有太多無奈和痛苦,當(dāng)人心無力承受,他會自然的生出對死亡的渴求。面對死亡,大家都是平等的,誰都逃不過,因此死亡抹平了世間的一切不公和痛苦。從這點看,死亡的存在富有意義。 7 為了活著長久點,中國人從一開始就絞盡腦汁,甚至違背科學(xué)和人性自然規(guī)律的煉丹求佛,這是對生的背叛。為了多活幾年,我們小心翼翼,活得不像自己,究竟是值得還是不值得呢? 8 有人說,如果讓每個人都死一次,然后重新復(fù)活,估計每個人都能成為偉大的人,成就非凡的事業(yè),但這僅僅是一個幻想,它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給我們已經(jīng)流失太多的生命一點點心理的安慰。 9 海德格爾說,死亡有著獨特的啟示意義和積極力量。正因為死亡讓個體的生命無法繼續(xù),整個的人類進步才變得可能。一個人平時庸庸碌碌、渾渾噩噩,被活著折磨得面目全非,當(dāng)他某天突然悟得自己會死,他就會強烈的意識到人生的價值,從而無比渴望實現(xiàn)一些屬于自己的意義。他醒悟了,似乎一下子明白了很多。死亡讓他覺悟,甚至讓他成為最好的自己。 10 佛家認(rèn)為死亡是一種輪回,人的生命在死后會根據(jù)每個人在塵世所做的事情的好壞,分別進入不同的世界,好人升天堂,壞人下地獄,但這僅僅是一種無法驗證的對善的渴望。其實讓肉體死亡,那個屬靈的自我靈魂也就消失了。死亡不是離去,而是各回各的源頭。你從哪里來,又將回到哪里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