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史潮河原創(chuàng)內容,首發(fā)大魚號!) 說起唐朝,那就必須說起玄武門之變。這場兵變中,走出了大唐最偉大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但是大唐最賢明的太子李建成永遠地倒下了。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玄武門之變前,魏征曾獻出一道妙計,可保李建成穩(wěn)坐皇位,但是他沒有采納,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也許受影視劇的影響,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建成是一個碌碌無為的太子。其實不然,當年李淵起義,李建成奉命留在河東,結交了大批有志之士。 除此之外,他還指揮和參與指揮的西河之戰(zhàn)、霍邑之戰(zhàn)、潼關之戰(zhàn)、長安之戰(zhàn)都充分顯示出其長遠的戰(zhàn)略眼光和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 唐朝建立后,李建成更是 坐鎮(zhèn)長安,處理朝政,相當于皇帝的存在。 大唐初期的政治制度,李建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當時李世民基本上在外征戰(zhàn),李建成則是留守后方,處理內政。兩人可以說是勢均力敵,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李建成肯定是未來的皇帝。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李世民終究會成為李建成稱帝路上的絆腳石。李建成的心腹大臣魏征早就看出了這點,所以力勸其將李世民趕出長安。 但是李建成遲遲沒有下手,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一、李建成是太子,李淵又年事已高,只要自己小心謹慎,皇帝遲早是自己的,到時候再除去李世民可以說是不費吹灰之力。 二、如果以不正常手段除去李世民,自己肯定會背負殺弟的惡名,在講究仁義孝道治國的儒家傳統(tǒng)里,即便自己登上皇位, 也會給臣民一個極為惡劣的表率,那么治理國家也將困難重重。 三、當時大權還掌握在李淵手里,假如李建成除去李世民,換做你是李淵,你放心把國家交給李建成嗎?弄不好非但沒有除去李世民,反而將皇位拱手讓人。 綜合以上的原因,李建成肯定不敢殺李世民。但是李世民可沒有哥哥那般仁慈,直接發(fā)動玄武門之變,不僅殺死了親兄弟,還逼迫父親退位,最后自己當上了皇帝。 值得慶幸的是,李世民是一位明君,開創(chuàng)了大唐的貞觀之治。也許李建成不死,他也會是一位明君,但是李世民跟李建成之間一定要死一個,否則天下將會大亂。也許這就是“ 自古君主皆薄幸,最是無情帝王家 ”的真正含義吧。 |
|
|
來自: 數(shù)字人生6688 >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