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尾狐,最早出自古書《山海經(jīng)》,曾出現(xiàn)過三次?!渡胶=?jīng)》云:“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史書記載,九尾狐成就了“大禹”與“涂山氏”的佳緣,到了漢代成為祥瑞和子孫繁榮的象征,不過到了宋朝,九尾狐被妖化,變成人們心中的壞東西。 ![]() 二、猙(zheng),古代中國傳說中的奇獸。中國境內(nèi)有一座山名叫章莪山,相傳這座山寸草不生,山里卻有一怪獸,它的聲音如擊石般鏗鏘,臉部中央長出一只角,而且有五條尾巴,全身赤紅,以老虎豹子為食物。 ![]() 三、鐘山神,上古時之祖巫,居住在西北方海外赤水北岸的章尾山。他威力巨大,長著人的面孔、蛇的身子。 ![]() 四、蠱雕(gu diao),是一種似鳥非鳥的食人怪獸,樣子像雕,頭上長角,叫聲像嬰兒的哭啼聲,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種怪獸 ![]() 五、帝江,是中國遠古神話中的神鳥?!渡胶=?jīng)》第二卷云,西方的天山上,有一只神鳥,形狀像個黃布口袋,紅得像一團紅火,六只腳四只翅膀,耳目口鼻都沒有,但卻懂得歌舞,名字叫做“帝江”?!肚f子》、《神異經(jīng)》都記載了這種神鳥。 ![]() 六、舉父,相傳居住在崇吾山的畏獸,善于投擲,虎豹畏之。它有撫摸自己頭的習(xí)慣,能舉起石頭擲人。 ![]() 七、獓狠(犬因)(ao yin),三危山食人巨獸,樣子有些像牛,長著四只角,它的毛發(fā)很長,就像披在身上的蓑衣 ![]() 八、饕餮(tāo tie),山海經(jīng)有云,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鸮,是食人. 亦有傳說為“龍生九子”的九子之一。 ![]() 九、白矖(xǐ),傳說盤古開天辟地之后,女媧非常孤獨,于是用泥造人,同時也造了和自己同為蛇神的寵物。一為白矖為雌;一為騰蛇,為雄。女媧補天因所采五色石不夠用,于是以身補天,白矖和騰蛇亦追隨以身補天。 ![]() 十、貔貅(pi xiu),傳說中的一種兇猛的瑞獸,來歷說法不一。貔貅能吞萬物而從不泄,故有納食四方之財?shù)脑⒁?。中國古代風(fēng)水學(xué)者認為貔貅是轉(zhuǎn)禍為祥的吉瑞之獸,有將這地方的邪氣趕走、帶來好運的作用。話說地藏王的坐騎---諦聽,和貔貅是一個物種。 ![]() 十一、年獸,古時,有怪獸名曰“年”,形若獅子而獨角。每到冬天特定時候,它都跑到凡間搗亂。一次,“年”闖入某村,巧遇穿紅衣,燃竹竿取暖者,“噼拍”爆炸有聲,紅光閃耀,“年”驚竄奔逃。于是人們認識“年”的習(xí)性,每逢“年”出動時,家家戶戶閉門家居,貼紅聯(lián),燃爆竹用來驅(qū)“年”。“年”果不再來。人們慶幸過了“年關(guān)”,敲鑼打鼓,互稱“恭喜”,從此有了“過年”。 ![]() 十二、青龍,《淮南子》卷三 記載:天神之貴者,莫貴于青龍。故而青龍或為四象之首。在中國,龍是神物。青龍是至高無上的,也是皇帝和東方的代表,又因陰陽五行,金木水火土,東方屬木,故青龍為樹木的青色。 ![]()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