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各地各校都在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從老師到學生,從標語到口號,無不顯出一派蓬勃之象。課外閱讀儼然成為一種校園時尚,這自然讓人十分欣慰,但個別學校中或部分老師身上出現(xiàn)的一些不良傾向,卻也讓人十分憂慮。 一、速成化傾向 客觀地講,課外閱讀對于學生來說,一定是有功利性的。閱讀可以讓學生認識更多的生字,積累更多的詞句;可以讓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保ā墩Z文課程標準》)可是毫無疑問,這種功利性必然是在長期閱讀中一點一點潛移默化實現(xiàn)的,而不可能在短期內形成。然而到了某些學?;蚰承├蠋熌抢?,卻不顧客觀規(guī)律,急切地“挖掘”閱讀成效。在他們眼中,好像學生就是一臺“閱讀機器”,只要把課外書通過學生眼睛往里一輸,立馬就能加工合成出產(chǎn)品來。于是乎各種檢查考核評比就排上隊了。可是,學生畢竟不是機器,他想違背學習規(guī)律也違背不了。學生一口吃不成胖子,不免讓老師失望、嘆氣,甚至生氣,于是批評、強迫、灌輸也就跟著來了。結果怎樣呢?結果就是學生不想讀了。 二、教學化傾向 從大語文教學觀來看,學生的課外閱讀肯定是一種學習。但這種學習主要靠學生自我接受和自我感悟,其動力來自學生個人興趣。因此,教師的外力作用點也應該著眼于學生閱讀的興趣、方法和習慣的培養(yǎng),而不是拘囿于知識的獲得。如果老師把期望放在了學生對知識的獲取上,則就可能導致課外閱讀的教學化傾向。而有些地方或學校在語文測試中夾帶著考查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更直接導致了課外閱讀的教學化。 好書可以共讀,美文可以共賞,見解可以交流,感悟可以分享,但這都應該是平等自由的,是自主的,是應該遠離提問、分析、講解和灌輸?shù)摹Un外閱讀教學化傾向的結果會怎樣呢?結果也是學生不想讀了。 三、形式化傾向 形式化傾向是目前課外閱讀中存在的最嚴重的問題,應該也是最普遍的問題。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主要是,某些學?;蚶蠋煵⑽凑嬲鋵崒τ谡n外閱讀的相關要求,而是存在著應付的心理。部分老師根本沒有認識到課外閱讀之于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重要意義,依然抱守成規(guī),拘囿于教材教學;或有的老師雖然認識到了,但出于自身的惰性而不認真去做。于是為了應付學?;蛏厦娴臋z查,便搞些形式主義,貼貼標語,喊喊口號,最典型的也最隱蔽的表現(xiàn)在讓學生寫讀書筆記上。由于沒有落實要求,學生沒有實際去讀書,可是檢查要看學生的讀書筆記,于是有的老師就讓學生從書上隨便摘抄點內容,交上去應付。這種形式主義,悠閑了老師,卻貽誤了學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