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壽山石雕刻技法 ——陰刻之美 陰刻是雕刻技法中的一類,常以微小精細見長,由玉雕技藝中學習,在壽山石這個載體上延伸。陰刻與水墨丹青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是形神情理的統(tǒng)一,虛實有無的協(xié)調,既生于意外,又蘊于象內。這種以玉石為紙,以刀做筆,完美表達中國藝術意境美,散發(fā)著濃郁中國風的陰刻叫人回味無窮。 陰刻工藝是指用各式刀具,在壽山石上刻畫琢磨出凹入此雕刻面的點、線、面,從而表現(xiàn)出線條、字體或畫面的一種雕刻工藝方法。較之陽線雕刻,陰線雕刻難度更大,講究的是刀法筆意,走刀行云流水,線條峰回路轉。既有雕琢之意,又顯筆觸之韻,行方寸之間,蘊大千勝景,力求使其形式、工藝效果、韻味融為一體。 陰刻大多以書法和白描為刻畫技法,表現(xiàn)出柔美、順滑、挺括、頓挫之感。花鳥人物的柔美順滑,線條枝干的舒暢挺拔,老枝山石的頓挫老結,書法字體的抑揚頓挫,甚至筆畫的起勢和頓點等都能通過一把刻刀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來。精到的陰刻技藝,還會顯示出意在刀先、意至刀隨、以意帶力、力均刀實、刀實韻長、刀止意不止的奇特魅力。在線條凹鑿的處理上,陰刻充分運用刀的語言,正如油畫創(chuàng)作中一筆一筆堆積色彩與圖案肌理的統(tǒng)一。 陰刻工藝需要雕刻者具備深厚的書畫功底,做到心中有畫,隨形就勢。而陰雕文字的雕刻也非易事,因壽山石會根據(jù)走刀的勁力不同會導致走向偏離,需要雕刻者對字體架構有充分的把握,并將筆畫爛熟于胸。
陰刻壽山石必須一氣呵成,不能露出接續(xù)的痕跡,不能重復修改。雕刻者思想一定要高度集中,下刀時要屏氣凝神,手部不能有一點抖動,運刀要干凈利落,雕刻工具走起后力道和速度都要均勻沉穩(wěn),做到有放有提有起有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