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鄒雨薇 立秋之后,天氣更加炎熱,雖然坐在有空調(diào)的辦公室上班,但我心里卻時常惦記著數(shù)百公里之外鄉(xiāng)下的爺爺奶奶。熊掌號運營醫(yī)院推廣seo排名優(yōu)化課程 晚飯之后,照例打電話給爺爺。爺爺說:“我和你奶奶正忙?!甭犝f爸爸也在家,跟爸爸視頻方知爺爺奶奶正在鏟紅辣椒,準(zhǔn)備做辣椒醬。 老家的房子翻新,爺爺奶奶不肯來城里,住在父母和叔嬸臨時購買的一層小瓦房里。盡管臨時住房離菜地遠了,但爺爺奶奶還是舍不得放棄,不但繼續(xù)去三里路之外的菜園種菜,而且在臨時瓦房的前后,又開墾出幾塊小小的菜地,種上一些經(jīng)常吃的菜,辣椒、茄子、絲瓜、大蒜、南瓜…… 在所有的蔬菜中,最受家人歡迎的就是辣椒。特別是父親,號稱“辣椒大王”,最愛吃虎皮尖椒和辣椒炒蛋,所以奶奶種的辣椒特別多。每年初夏之際,奶奶就會育苗,辣椒苗長到二十公分左右就可以移植,爾后就是移植到各個地方。奶奶對所種的辣椒盡心呵護,澆水、鋤草、施肥,無微不至,所以產(chǎn)量也高。 夏秋之交,菜園里的辣椒果實累累,壓得枝丫下垂。立秋之后,那些原本嫩綠或青黃的辣椒,眨眼間就變紅了。我們?nèi)フ苯罚日鄣暮颓嗟?,紅的則留下來做種,或釀制酸辣椒和辣椒醬。 清閑時,奶奶就會把辣椒洗凈、風(fēng)干,然后倒入木盆,用鐵鏟將辣椒輪番鏟爛,搗成黃豆大小的碎片。鏟辣椒的任務(wù)基本上是爺爺承擔(dān)的,鐵鏟在他的揮舞下,很有節(jié)奏地發(fā)出“嚓嚓嚓”的輕細響聲,似沙沙春雨,頗為悅耳。 我曾為爺爺畫過一張鏟辣椒的畫,因為水平有限,逗得他和奶奶哈哈大笑。爺爺鏟好辣椒,奶奶就把準(zhǔn)備好的粗鹽按量放進去,然后拌勻,裝入壇子里密封一周就成了辣椒醬。 有時候,為了增加辣椒醬的香味,奶奶還加入兩斤豆豉。豆豉在加入之前,要洗凈、曬干、蒸熟、再風(fēng)干,程序頗為復(fù)雜,然后加入一點高度酒,攪拌之后再倒入木盆的紅辣椒碎片里,拌勻之后灌裝入壇。這種加了豆豉的辣椒醬,特別香。蒸魚頭時放一些辣椒醬,就成了著名的湘菜——剁椒魚頭。 紅辣椒也可以曬成干辣椒。干辣椒碾碎,就是辣椒粉。而一個個地吃,可以驅(qū)寒,效果挺好。父親每逢感冒,就是吃辣椒。他說,紅軍長征路過湘黔川一帶時,就跟老百姓買了很多干辣椒。這些干辣椒后來在過雪山草地時,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實,青辣椒也可以做成腌菜。把它們洗凈、風(fēng)干,直接放進壇子里,每放一層,加入一些粗鹽,一周之后,就成了酸辣椒。這是炒牛肉的必備佐料,切碎倒入油鍋的那一瞬間,那股辣味和香味,簡直妙不可言。 辣椒,是一種用于調(diào)味的蔬菜,而好吃辣椒就是一種性格。在我的記憶中,吃辣椒一定要多吃秋辣椒,因為那是季節(jié)的味道,光陰的味道。當(dāng)然,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秋天的紅辣椒,更是一種鄉(xiāng)愁的味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