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師,你看我這個貨款(欠款10萬元)能起訴嗎?律師,你看我這個工程款欠條(欠款23萬元)能要到錢嗎?律師,我同事借我2000元,我怎么起訴?他們遇到的同一個問題就是只知道對方的姓名和手機號碼,如何起訴?今天給大家講解這一法律知識,提供若干解決方案,供大家參考: 根據(jù)《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之規(guī)定,其中之一就是有明確的被告。何為明確的被告呢?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等信息具體明確,足以使被告與他人相區(qū)別的,可以認定為有明確的被告。如果起訴狀列寫被告信息不足以認定明確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補正。原告補正后仍不能確定明確的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也就是說,只要能夠足以區(qū)分被告與他人相區(qū)別就應(yīng)當受理。法律實務(wù)中一般需要提供被告的身份號碼和身份證上的住址。 然而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只需要提供具體住所或身份證號碼就可以起訴。因此,我們要求所有的當事人在商事往來的過程中,一定要有對方的身份信息,否則,將來維權(quán)就很艱難。律師到派出所查詢被告的身份信息一般需要提供身份證號碼或身份證住址才能給查。正常情況下,如果知道對方的姓名能夠具體到省市縣鎮(zhèn),在當事人現(xiàn)場辨認照片的情況下,是可以查詢的,但派出所不支持模糊查詢。有的法院你提供了身份證號碼,法院在送達的時候可以通過法院系統(tǒng)查詢被告的戶籍地址,達到送達的目的,畢竟這樣的法官很少。最終,還是要求原告提供被告的身份信息。這也是原告的義務(wù)。 有時候,很多原告感到很委屈。說我怎么知道被告的什么信息?派出所又不是我家的,法院應(yīng)當給我查。其實,當你這么說的時候,你就是一個怨天尤人的人。你把錢借給別人,光知道姓名和電話,就敢把錢借給他嗎?你給別人發(fā)貨,只知道姓名和電話,你敢發(fā)貨嗎?你給別人干工程,只知道姓名和電話你就去干活嗎?類似的案件很多,從幾十元、幾百元、幾千元、幾萬元到幾十萬元的,都有找不到被告身份信息無法起訴的。但也有很多在律師的指導(dǎo)下,拿到了身份信息,成功的拿回錢的。 除了上述律師能夠查詢的情況下,當事人也可以平時注意對方的身份信息,比如有一個當事人在朋友圈里發(fā)布自己火車票,結(jié)果有心的原告記住了他的身份證號碼,又知道對方的生日日期,這事就解決了。還有一個當事人在律師的指導(dǎo)下,找到被告后報警,最后調(diào)取了被告的身份信息。打贏了官司拿到了欠款。還有通過朋友打聽到對方的身份信息,還有通過對方的車牌號查詢到對方的身份信息??傊?,我們在與別人商業(yè)往來的時候,一定要拿到被告的身份信息,否則不見兔子不撒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