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xiàn)在家政服務員共同的心聲是:找工作難,找好工作更難! 正所謂“一樣米養(yǎng)百樣人”,其實,每個人對“好”的定義是不同的。 因此,“好工作”應該理解為“適合自己的工作”,對吧? 那么,我們怎么樣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呢?我認為應該把握以下幾點: 一、盲目要求髙工資,不看個人能力。 “我做了家政好多年了,我要求最高那一檔的家政工資!”,“我學了高級培訓師的證書,我也要求最高工資!”,“我認識的某某某,她的家政工資一個月5000元,我也要與她一樣!”等等…… 以上想法,相信有許多找工作的阿姨都會有。但是,她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她們自己的能力。 (一)、能力不足的幾種認識誤區(qū): 1、做了很多年,不等于學了很多年。 例如:雖然做了很多年,但也只是將她第一年的經驗不斷地重復罷了。沒有學習新的知識,也沒有獲得新的經驗和能力。 2、培訓證書只是一個“敲門磚”,你需要在實踐中證明自己的能力。 在中國,學歷≠能力,證書≠工資。家政服務是干出來,唯一有效的證明方法,就是做給客戶(雇主)看看!客戶(雇主)滿意了,才算是真正認可了你的培訓證書。 3、你認識的某某某,她會做的,你都會嗎? 只比較工資收入,不比較努力付出,是不對的。 例如:你了解她為了5000元/月工資,平均每天可能只睡5--6小時嗎?或者,為了不重復地做出讓客戶(雇主)滿意的“色、香、味”俱全的美味飯菜,她每天都在絞盡腦汁嗎?或者,因為家庭地板的面積很大,為了滿足客戶(雇主)嚴格的保潔要求,她每天都用毛巾蹲著擦地板4小時以上,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的嗎? (二)、某個家庭需要的能力,你可能恰恰沒有: 例如: 1、某些家庭特別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要求育嬰師必需具備一定的育兒知識,以及相應的實踐能力。比如:引導嬰兒說話、玩游戲,給孩子智力上的開發(fā),等等….. 2、在護理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時,需要一些專業(yè)的護理知識和技能。 3、我國是一個烹飪大國,歷史傳統(tǒng)上有“八大菜系”,我相信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所以,烹調技術非??简炍覀兗艺諉T的水平。 (三)、需要時間來證明你自己的能力: 漲工資的一般過程如下: 剛開始,客戶(雇主)不了解你,只能給出一個試用期階段的基本工資。慢慢地,當你的能力獲得了客戶(雇主)的認可,你的工資就會上漲。最后,當客戶(雇主)非常信任和依賴你的時候,你就有可能得到超過一般家政行情的高工資。 二、“挑活”,浪費機會 活太累我干不了;活太多我干不了;做飯我不擅長;我不喜歡帶孩子;我不想熬夜;老人家好難侍候;被狗咬過有心理陰影……幾乎每項家政工作總能找出做不了的理由,家政姐妹們卻還會抱怨“找一份好工作真難”。 其實,心態(tài)很重要。 當一個人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困難時,她總能看到希望,于是干勁十足,結果自然容易成功。反之,當一個人的心態(tài)是消極的時候,她總是看到灰暗和失敗,做什么事情都沒有勁,結果當然是不斷地失敗。 每個人的一生,都遇到了許許多多的事情: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成功,也有失??;有高興的,也有讓人難過的。 問題的關鍵:我們怎么面對這些事情? 1、那些不斷“自責”、“批評“、“抱怨”的人,是被消極情緒打敗的人。她們“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幾乎不敢去嘗試任何新事物,當然也就無法學習任何新知識、新技能。 2、那些信奉“失敗是成功之母”,“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人,是戰(zhàn)勝了消極情緒的人。她們負重前行,不斷進取,是真正勇敢的人!她們相信:所有的失敗,都是因為自己對事物了解得不夠多,不夠好。所以,她們將學習作為戰(zhàn)勝困難的工具,不斷努力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走向一個又一個成功! “挑活”的人,屬于上述第1種人。機會越來越少,路會越走越窄,最后無路可走。 三、盲目地進行“攀比”,不懂得知足。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就是說:人與人之間不要進行比較。所以,“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人貴有自知知明”,盲目“攀比”不可取。 1、我們應該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平常心。 因為: (1)、第一名只有一個。 (2)、不是每個人都有好運氣。 2、要比,也要“全面比較”,不能只比一部分。 不能只比“月工資”,還要比較:你是否能夠滿足主家的要求,主家是否好相處,是否大方,工作環(huán)境,工作量的大小,休假是否方便,等等。 3、尋找適合自己條件和要求的主家,才是正道。 每個家政服務員一般都有一些自身情況和特殊要求,要找到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主家環(huán)境,才是正道。如果只看月工資,不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和要求,是短視的。 家政這個行業(yè)的客戶(雇主)家庭環(huán)境差別很大,情況復雜,基本上很難進行簡單的比較。建議廣大家政姐妹們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找到基本上能讓自己滿意的工作即可,不要因為“貪心不足”而錯失適合自己的“良機”啊! 四、浮躁,沒想安心工作 少數(shù)姐妹面試了很多客戶,卻一次次“滅客戶的燈”;換了一戶又一戶,都成了家政老師日志上的“釘子戶”;今天家里有事請假了,明天朋友約了去外地,來來回回讓家政老師和客戶(雇主)都措手不及。 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她沒有把心安定下來,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做家務不如做育兒嫂,做育兒嫂不如做月嫂,做月嫂不如轉行做銷售。 所以,在家政行業(yè),客戶(雇主)往往比較喜歡年紀較大一些的,思想比較成熟穩(wěn)定的中年婦女。 1、這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 當一個人,特別是剛剛走入社會的年輕人,對自己的能力認識不足,同時也對社會也是“兩眼一摸黑”。于是,她往往就會“頭一榔頭,西一棒”,多次的進行嘗試。 不能說她們這種行為是錯的,只能說,這是一個人了解社會,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 2、對策:做好科學的職業(yè)規(guī)劃,縮短“試錯”時間,盡快走向成熟。 之所以出現(xiàn)上述情況,根本原因還是不了解自己和社會。所以,事先做好自己的“職業(yè)能力測評”和“職業(yè)規(guī)劃”,可以讓自己盡快地找準方向,少走彎路。 好心靈家政結語:總之,家政服務是復雜的,也是多樣化的。但是,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都精通的人。根據(jù)客戶(雇主)家庭的特點和需要,提供有針對性的,精準的,個性化的家政服務,是大勢所趨。那些什么都懂一點,但什么也不精通的家政服務員,注定不會有高工資,甚至會慢慢地失去工作機會。 姐妹們!讓我們認準一個方向,努力學習,不斷進步吧…… Just do i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