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長期以來將《山海經》歸類為神異志怪,所以對《山海經》的“怪異”已經不是普遍意義上的少見多怪,而是指神異、虛無、假幻,即不是真實的存在了。 認為《山海經》描述多怪異是因為現代人固化的思維模式而造成的虛假印象,其實《山海經》里所描述的動物并不“怪異”(虛無),他們應該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并不存在于我們這個時代,或者說并不靠近于我們這個時代,所以被誤認為虛幻的怪異了。 固化的思維模式是人類的局限、人類的通病,未見為“怪”、未聞為“奇”、少見“多”怪; “我”才是真,其余皆假;我“見”才真,未見皆假。其實,無邊無際無始無終的宇宙能見的有幾何?46億年漫長的地球發(fā)展史,可知的又幾何? 在閉塞的時代和地區(qū),如果有圖書介紹雙頭的人、四腿的人、無臂無腿的人、僅有腰部以上的人等等,必定被認為是精神病人在說怪異的胡話;其他如無頭雞、半截魚、玻璃蛇、飛蛾人、海量奇怪的海洋生物、巨型蚯蚓等等無法統(tǒng)計的異形生物也一樣,如果不是信息時代的便捷傳播,有幾人信以為真? 這個是和當時的時代特征分不開的。那個時候,一個重要的特征就是神權與王權的結合。說到神權,他們會進行祭祀,會進行占卜,會有巫通過一定的儀式和神和上天,祖先通話,通過這些發(fā)展生產,生活,控制人們的思想,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讓人們自己當王,當權的合法性深信不疑,并且心生畏懼,因為他們是權力是神給的,誰又不怕天和神呢。而我們所知道甲骨文就是這么來的。 那么這里就會一個方式,剛才我說了,占卜就是一個方式,甲骨就是他們的工具。而還有一個方式,那就是他們的說教,于是他們就會編一些通天地神靈的東西出來,于是這些動物就出現了。在商周的神話與美術中,動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且分布在各個方面。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從族群的祖先到上帝的使者,從先祖英雄的伴侶,到為英雄所征服的魔獸,那種地位甚至比表面還要強大的多。 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就說過,古代巫是“知天知地又是能通天通地的專家”,而動物就是他們借以通天地的工具。青銅器主要就是禮器的用途。而使用者就是巫。他們借這個來通天地,通鬼神,所以在禮器上就有了饕餮、肥遺、夔、龍、虬等等神話動物。 有一種玉器,叫琮,就是把方和圓相貫穿起來。也就是把天和地相貫通起來?;蛘哒f這就是貫通天地的一種手段或者法器。而在琮的上面,也總會有怪異的動物花紋。 當然這里,我們也不排除人們對于自然社會的不理解,還美好憧憬,以及對神靈的崇拜,于是就產生了各種動物,其實就反映了當時人們的思想,反映了人們在恐懼心理和神秘感支配下產生的對動物的幻覺,同時也反映著人們與動物之間的關系。 關于神話傳說中的怪異動物我們就說這么多吧,歡迎關注我們,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謝謝大家,再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