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來,不論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都在追求長命百歲。 然而,很多人沒能跨過46-55“生命高危期”,英年早逝,退出長壽行列。
45歲后,身上一處“軟”,一處“彈”,身體更健康,易長壽! 一處軟——肝臟軟 健康的肝臟,是柔軟的,富有一定的彈性,觸之如口唇。 中醫(yī)講:養(yǎng)肝就是養(yǎng)命,肝好一切都好,肝不好,未老先倒。 生活中,許多習慣,如喝酒、熬夜、暴飲暴食、生氣等,都會損害肝臟。 一旦肝臟受損,影響其生理機能,日積月累,會導致脂肪肝,肝硬化等。
一旦,肝臟越來“越硬”,則對于身體健康是致命的,各類肝臟疾病會奪人性命。 尤其是45歲后,不良習慣日積月累,會導致肝臟疾病“爆發(fā)”。 所以,肝臟越軟,越健康,對于健康長壽來說,有著重要作用。 如何保持肝臟健康? 1、多食綠
飲食,與肝臟健康,密切相關。 生活中,要注意葷素搭配,切莫吃過多的肉類。 而蔬果,最好選擇綠色多一點,因為,肝臟喜歡綠色食物。 多吃點綠色食物,有利于肝氣的循環(huán)和代謝,還能消疲勞、舒緩肝郁。
茼蒿,清香氣息,沁人心脾。經(jīng)常吃點茼蒿,可行肝氣,消食開胃,通便利腑,改善肝郁氣滯所致的善怒、頻頻嘆氣、胸脅脹痛等癥狀,有益肝臟。 蘆筍,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氨基酸成分,具有解酒護肝的作用,保護肝臟細胞免受酒精毒素的侵害。 2、常飲茶
中醫(yī)認為,蒲公英入肝經(jīng),擅長排肝毒,提高肝臟解毒能力,與乳薊的功能不相上下。
3、揉穴位
此外,揉包陰穴,大腿內(nèi)側(cè),膝關節(jié)上4寸處。
4、敲大腿 早起敲膽經(jīng),也就是大腿外側(cè)。
睡前敲肝經(jīng),在大腿的正內(nèi)側(cè),也就是內(nèi)褲線的位置。
一處彈——血管有彈性 人與動脈同壽,可見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血管,遍布身體各處,柔韌且有彈性,管壁光滑,血液流暢。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會逐漸老化,失去彈性,慢慢發(fā)生堵塞。
如何保護血管健康? 不同顏色的蔬菜,不同種類的蔬菜,要搭配著吃,營養(yǎng)更全面,可保持血管彈性。
2、多喝水 白開水,有利于沖淡血液,緩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體內(nèi)血液循環(huán)順暢,預防血管堵塞,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
3、轉(zhuǎn)手腕 轉(zhuǎn)動手腕,刺激手腕部六條經(jīng)脈,可促進氣血運行、打通血管、舒活經(jīng)絡。 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或坐或站,使上身正直,兩手先側(cè)平舉,再慢慢立腕,可以是掌形,也可以是拳形。 雙手手腕同時由內(nèi)往外轉(zhuǎn)300下,再由外往內(nèi)轉(zhuǎn)300下。
4、勾腳趾 坐位,大腿放松,雙膝自然伸展,然后緩慢、但是用力的、在沒有疼痛或者只有微微疼痛的限度之內(nèi),盡最大角度地勾腳尖,保持10秒左右,之后再向下踩讓腳尖向下,保持10秒左右。
45歲后,想健康,更長壽,還要做好這幾點: 1、戒煙酒 煙酒,是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陪伴品”。 但是,45歲后,盡量少抽煙、喝酒,盡量以茶代酒。 養(yǎng)成喝茶習慣,每天喝2-3杯養(yǎng)生茶,利尿、護肝、消炎。 不同的人群,最好選擇不同的茶飲,養(yǎng)生效果更佳!
2、飯吃七八分飽,細嚼慢咽 民以食為天,飲食,對于健康,至關重要。 除了,要清淡、多樣化飲食以外,還要注意,細嚼慢咽,不吃的過飽。 吃飯時,細嚼慢咽,能減少對腸胃的消化負擔,還能控制好食量攝入,這是“養(yǎng)胃”方法之一。 隨著年紀增長,胃腸蠕動變慢,新陳代謝下降,控制食量能預防腸胃疾病。 3、睡前泡泡腳 睡前,用熱水泡腳,是很好的一種養(yǎng)生方式。 醫(y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p> 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熱水泡腳,有助于身體健康長壽。
4、堅持適當?shù)倪\動 45歲后,不論多忙,都有留點時間,做做運動鍛煉,來幫助身體保持健康。 并且,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要堅持運動! 每周至少運動5天以上,每次至少30分鐘! 經(jīng)常運動,具有延年益壽、保護心臟、改善睡眠、防止肥胖等多種好處。
5、不動怒,心情舒暢 怒,是七種情緒比較強烈的一種情緒。 人一生氣就容易出現(xiàn)氣不順、氣逆、氣滯,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病。 所以,善于養(yǎng)生的長壽之人,不喜歡生氣,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
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麻煩聯(lián)系刪除,謝謝! |
|
|
來自: 營養(yǎng)師雪姐姐 > 《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