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怎樣舍牌,我們在麻將學第五部『打麻將技術』作了專門講解,在這里所說的舍牌,指的是技術性環(huán)節(jié),也就是依照牌面價值以及牌情所制定的戰(zhàn)術,透過戰(zhàn)略指導,來完成自己預定的目標。 我們看到很多人在牌桌上是這樣的:手牌起手后,不要就打,多余的就想丟,其實這也沒有錯,因為他們這種打法是合乎牌理。但是合乎牌理,并不一定合乎牌情。 有的同學對于牌理牌情不是很清楚,所謂的牌理就是一切依照最大機率的打法。牌情的解釋就比較復雜了,關系到上下家以及對家對于舍牌的順序,還有海內(nèi)牌出現(xiàn)的牌張。 在某種程度下,舍牌有三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舍出自己牌組過程中沒有作用的或是作用不大的牌。 就比如我們前面說過的字牌與數(shù)牌組搭的機率,在初期的舍牌只能依照機率來做取舍,也是比較傾向以牌理舍牌的情況。 第二個原則是盡量舍出下家不要的牌。 也就是盯牌原則,但是盯牌原則就比較需要考慮到牌情了。有時候我們?yōu)榱硕⑴?,也有可能舍棄比較好進張的搭子。 比如下家是莊家,曾經(jīng)打過了7筒,而我們手中有78筒和二四萬需要拆舍一搭,即使78筒是個好進張的雙頭,二四萬是需要進尖張三萬的坎搭,這時候我們考慮到盯牌原則,也只能拆舍78筒而保留二四萬,這就是考慮到牌情來做取舍的情況。 第三個原則是盡量保留上家不要的牌。 也就是迎牌原則,迎牌原則是比較有利組搭,上家不要哪種牌,我們就保留哪種牌來迎合他。上家不要筒子,我們手上的筒子牌就多多留起來;不要萬字牌,手上的萬字就留起來,這樣我們就容易吃到上家所打下來的牌。 比如上家曾經(jīng)打過5條,而我們手上有一張孤張的6條,不到必要的時候不要輕舍,只要能夠摸到5條或7條,很容易就能吃到上家所打下來的條子牌,這就是迎牌原則。 上面所說的舍牌三原則,當然是屬于基本的打法,也就是比較屬于技法層面的。第一個原則當然是最主要的。先考慮自己牌組應該走的方向而來制定策略,這是屬于實戰(zhàn)的執(zhí)行面,然而當形勢轉變時,第二第三原則就可能上升為首要地位,有時甚至是放棄和牌機會拆搭,留住生牌張在手,以明哲保身為重。 最后還有一個避重就輕的戰(zhàn)術,那就是違反上面講的三原則,即麻將學第四部『麻將持久戰(zhàn)術』講過的超軟打法,專門拆牌喂下家,或是讓某一家碰出,讓那一家或下家可以與另外一家有捉對廝殺的本錢與機會,而我們就在這夾縫中求生存,伺機而動,期待著下一次的機會到來。 |
|
|
來自: 劉堅強教程 > 《麻將實戰(zhàn)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