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觀內(nèi)照,凝神,入于:炁穴,
 即是:真意之妙用。
 元神不動(dòng),為:體, 真意感通,為:用。 元神真意,本是:一物。 言:元神,亦可, 言:真意,亦可。 真意,即是:虛中之正覺,
 所謂:相知之微意。
 返觀內(nèi)照,即是:返回,其:馳外之真意,
 使其,以:觀照于內(nèi)。
 煉精之時(shí),真意觀照于煉精之百日。
 
 
 煉炁之時(shí),真意觀照于煉炁之十月。
 
 
 煉神之時(shí),真意觀照于煉神之三年。
 此即:返觀內(nèi)照之大旨。 凝神,入炁穴之大旨,即是:煉精化炁之時(shí),
 而有:行住起止之工。
 行,則:采取。即運(yùn)息,以合神炁之真意。
 
 
 住,則:封固。即停息,以伏神炁之真意。
 
 起,則:采封之后,真意運(yùn)息,
 合神炁于:十二時(shí)中,
 子時(shí),而:起火。
 
 
 止,則:象閏之后,真意停息,
 合神炁于:本根之地,
 還虛,而:止火。
 行住起止,悉皆:元神凝合于炁中。
 
 
 當(dāng)其:大藥服食之后,務(wù)宜:定覺于庭穴之虛境。
 
 
 雖周:三千六百時(shí)之天,而其,未當(dāng):一瞬息,
 離于:結(jié)胎之所。
 此即,謂之:凝神入炁穴。 真意,有:動(dòng)靜兼用,專靜不動(dòng)之功。
 動(dòng)靜兼用,即是:
 
 初關(guān)煉精,真意采煉,屬:動(dòng),
 封固沐浴,屬:靜。
 
 
 三年哺乳,真意出收,屬:動(dòng),
 歸宮還虛,屬:靜。
 
 
 此即:動(dòng)靜兼用之功。 專靜不動(dòng),即是:中關(guān)煉炁,唯神意定。
 
 
 覺于:庭穴之虛境,而為:結(jié)胎之主。
 但任督二炁,自然之有無,而不著意于:二炁之有無。
 
 
 可見:十月常靜,未嘗,易其毫發(fā)之許。
 此即:專靜不動(dòng)之功。
 更進(jìn),論之:三年,乳哺之功,
 已造:還虛之極。
 雖然:真意一出一收,而實(shí),不著于:出收。
 則是:出亦靜,收亦靜,謂之:專靜不動(dòng)。
 煉精之時(shí),若失真意,則,無以:招攝二炁。
 真意合神,歸定于玄根,
 以妙:元陽之用。
 煉炁之時(shí),若失真意,則,無以:保護(hù)二炁。
 真意合神,歸定于胎中,以證:純陽之果。
 煉神之時(shí),若失真意,則無以遷神,歸定于泥九。
 
 
 復(fù),戒慎,出入于天門,以施:乳哺之功。
 頌云:陽氣生來,塵夢(mèng)醒,
 攝精合性,歸金鼎。運(yùn)籌三百,足周天,
 伏氣四時(shí),歸靜定。
 七日天心,陽來復(fù),
 五龍捧上,昆侖頂。
 黃庭十月,足靈童,
 頂門出入,三年整。
 屈指從前,那六工,
 般般真意,為綱領(lǐng)。
 九年打破,太虛空,
 跨鶴乘鸞,任游騁。
 須知:真意,不涉較量,
 一涉較量,即非真意。
 
 
 釋云:擬議即乖,較量即錯(cu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