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是中醫(yī)治療中針灸、推拿等療法的主要施術部位。所以,找穴是中醫(yī)治療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人體腧穴各有自己的位置。腧穴定位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治療效果。由于人體穴位較多,個人身體情況不一,所以找穴也是中醫(yī)治療的一個難點,尤其是對于新人來說。那么,如何能快速準確的找到穴位呢?
一、如何判斷有無穴位 穴位,就是出現(xiàn)反應的地方。身體有異常,穴位上便會出現(xiàn)各種反應。這些反應包括: 1.用手指一壓,會有痛感(壓痛); 2.以指觸摸,有硬塊(硬結(jié)); 3.稍一刺激,皮膚便會刺癢(感覺敏感); 4.出現(xiàn)黑痔、斑(色素沉淀); 5.和周圍的皮膚產(chǎn)生溫度差(溫度變化)等。 這些反應有無出現(xiàn),是有無穴位的重要標志。
二、常用定穴方法 現(xiàn)代臨床常用的腧穴定位與取穴法有以下三種: 1.骨度折量法 是將人體的各個部位分成若干等分折量取穴的方法,每一等分作為一寸,如足三里在外膝眼下3寸。因其大都以骨骼來衡量,所以稱骨度折量法,是主要的取穴方法。 2.體表標志法 是以人體五官、毛發(fā)、指甲、乳頭、臍窩、骨關節(jié)和肌肉隆起等部位作為標志來確定腧穴部位的方法。如兩眉之間取印堂穴,兩乳之間的中點取膻中穴。 3.手指比量法 是用手指或手指的某一部位作為比量腧穴部位的方法。其中,用中指中節(jié)兩端橫紋頭之間距離(屈指時)作1寸的,稱中指同身寸法。用拇指指節(jié)橫紋兩端之間距離作1寸的,稱拇指同身寸法。用食、中、環(huán)、小四指相并作為3寸的稱一夫法。 “一指寬”是指大拇指最粗部分的寬度;“兩指寬”則是指食指與中指并列,第二關節(jié)(指尖算起的第二個關節(jié))部分所量的寬度。以此法確定人體穴位時,以患者的指寬度來找。
三、取穴要領 1.按照分寸,做到心中有數(shù) 2.觀察體表標志定穴 3.采取適當?shù)淖藙萑⊙ā2煌难ㄎ粚θ⊙ㄗ藙萦胁煌囊?,常見的取穴姿勢有站姿、坐姿、俯臥、曲體等。臨證時還須依具體情況而定。 4.取五穴而用一穴,取三經(jīng)而用一經(jīng) 古人有'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經(jīng)用一經(jīng)而必正'之說。意思是取某一個穴位時,必須要了解它上下左右的穴位;定某一經(jīng)時,必須要參照其周圍幾條經(jīng)脈的循行。這樣全面參考才能正確地定位取穴。 5.全身的經(jīng)穴,督脈和任脈位于正中線,它們的穴位較易確定,因此任督脈的穴位??勺鳛閮膳越?jīng)穴定位的參考依據(jù)。而頭部和肩部的腧穴比較復雜,取穴時須仔細分別。取肢體外側(cè)面的穴位時,主要觀察筋骨的凹陷等骨性標志;而取肢體內(nèi)側(cè)面的穴位時,除注意體表標志外,還應注意動脈的搏動等。
人體穴位遍布全身的奇經(jīng)八脈,穴位的位置不一樣,其重要程度也不一樣。穴位在治療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取穴時一定要謹慎,熟練掌握各種取穴手法,確保穴位的準確性。記得收藏和關注我們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