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6月18日,羅氏宣布,日本厚生勞動省已批準Rozlytrek?(entrectinib,恩曲替尼)用于治療神經營養(yǎng)性酪氨酸受體激酶(NTRK)融合陽性的晚期復發(fā)性實體瘤的成人和兒童患者。Rozlytrek?是第一個在日本被批準用于靶向NTRK基因融合腫瘤的藥物,適用于一系列難治的實體腫瘤,包括胰腺、甲狀腺、唾液腺、乳腺、結腸直腸和肺癌等。這是繼2018年11月26日Bayer和Loxo Oncology共同開發(fā)的Vitrakvi?(larotrectinib,拉羅替尼)獲美國FDA批準之后,又一個泛癌種NTRK融合的廣譜抗癌藥。結合這個新藥,小編利用藥渡數據庫梳理了NTRK靶點藥物的全球市場格局,供大家參考。 Entrectinib的臨床數據 有效性:恩曲替尼能夠在日本獲批,主要依據多項臨床試驗的結果,包括關鍵II期STARTRK-2臨床試驗,I/II期STARTRK-NG臨床試驗,I期STARTRK-1和I期ALKA-372-001臨床試驗。這些研究納入了15個國家和150多個臨床試驗點的患者。在研究中評估的10種腫瘤類型包括乳腺癌,膽管癌,結腸直腸癌,婦科疾病,神經內分泌癌,NSCLC,唾液腺,胰腺癌,肉瘤和甲狀腺癌[1]。 關鍵II期STARTRK-2是一項公開標簽、多中心、全球“籃子”研究,評估的是攜帶NTRK1/2/3-ROS1或ALK陽性基因融合的實體瘤患者。結果顯示接受恩曲替尼治療的患者的客觀緩解率(ORR)為56.9%,并且在10種不同類型的腫瘤(不管基線時是否有腦轉移)中都觀察到了腫瘤縮小,中位的緩解持續(xù)時間為10.4個月。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對于發(fā)生腦轉移的患者,恩曲替尼的顱內ORR也達到了54.5%[2]。 不良反應:用恩曲替尼治療的患者最常見的不良事件包括味覺障礙、乏力、頭暈、外周水腫、腹瀉、體重增加、貧血、血肌酐升高、感覺異常、周圍神經病變、惡心、嘔吐、口干、腹痛、AST/ALT/ALP升高、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白細胞減少癥、皮疹、關節(jié)痛、肌肉疼痛、高尿酸血癥和視力模糊等[3]。 NTRK靶點概述 神經營養(yǎng)因子受體絡氨酸激酶(Neurotrophin Receptor Kinase,NTRK)家族包括 TRKA、TRKB 和 TRKC 三種蛋白,它們分別由 NTRK1、NTRK2 和 NTRK3 基因編碼。所有的TRK蛋白都有著類似的細胞外域結構,但各自有不同的配體:NGF與TRKA結合,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BDNF)和神經營養(yǎng)因子4(NT-4)與TRKB結合,神經營養(yǎng)因子3(NT-3)與TRKC結合。這些蛋白通常在神經系統(tǒng)中表達,當受到信號誘導時被激活,TRK發(fā)生磷酸化并激活下游的信號通道。而TRK的下游信號分子包括SHC、FRS2,PLCγ、MAPK,PI3K和PKC等,因此,當TRK功能失調導致下游通道被過度激活時,可能會導致癌癥的發(fā)生。 NTRK融合基因是腫瘤的驅動基因之一,由于染色體發(fā)生變異導致NTRK基因家族與別的基因發(fā)生融合,而在所有腫瘤中,其發(fā)生融合的概率約為1~3%左右。并且,其可以發(fā)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多出現于成人和兒童實體瘤中,包括乳腺類似物分泌癌(MASC)、甲狀腺癌、結腸癌、肺癌、胰腺癌、及各種肉瘤等,這種基因融合可能影響超過60%的患有某些罕見癌癥的成人和兒童患者。NTRK基因融合在成人和兒童腫瘤中的分布如下圖所示: 已獲批上市可作用于NTRK靶點的藥物 目前共有4個可作用于NTRK靶點的藥物獲批上市,其中Entrectinib和Larotrectinib屬于第一代TRK抑制劑,選擇性較好,特異性強,主要用于治療攜帶 NTRK 基因融合的實體瘤。Entrectinib是 Ignyta公司(2017年12月22日,羅氏收購Ignyta)研發(fā)的,2019年6月18日于日本上市,用于治療攜帶NTRK基因融合的晚期或復發(fā)性實體瘤患者。而Larotrectinib是 拜耳公司和Loxo Oncology 公司(2019年1月7日,禮來收購Loxo Oncology)共同研發(fā)的,2018年11月27日于美國上市,用于治療攜帶 NTRK 基因融合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的成人和兒童患者。這兩個第一代TRK抑制劑是繼PD-1單抗藥物Keytruda之后的,又一與腫瘤類型無關的“廣譜”抗癌藥物。 處于臨床研究階段的NTRK靶點藥物 目前有17個可作用于NTRK靶點的藥物處于臨床研究的各個階段,它們都具有TRK激酶抑制活性,大多通過與ATP競爭結合位點實現抑制激酶催化活性。其中LOXO-195是拜耳公司和Loxo Oncology公司合作開發(fā)的第二代TRK激酶抑制劑,用于對抗TRK激酶的突變耐藥,如TRKA出現G595R突變或TRKC出現G623R突變等。目前已有2名患者在出現Larotrectinib耐藥后成功接受LOXO-195治療[5]。 NTRK藥物除了作為抗腫瘤的靶點之外,在疼痛和炎癥的研究治療中也是一個炙手可熱的靶點。鑒于TRKA蛋白能與NGF配體結合,有研究表明,抑制NGF/TRKA信號通路可以阻斷疼痛和炎癥信號。現有相應的藥物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VM-902A處于臨床II期;Pegcantratinib處于臨床II期)。慢性疼痛領域的巨頭企業(yè)Purdue Pharma斥資2.13億美元從VM Discovery獲得了VM-902A新藥在全球范圍內的開發(fā)與商業(yè)化權利。處于臨床II期的VM-902A靶向TRKA蛋白,該蛋白可調節(jié)神經生長并在慢性疼痛中發(fā)揮作用。另外,Pegcantratinib是Sienna Biopharmaceuticals,Inc公司目前正在研發(fā)的產品,是一種TRKA抑制劑,正處于IIb期臨床研發(fā)階段,用于治療斑塊狀銀屑病和異位性皮炎。 藥渡觀點 TRK激酶作為一類神經生長因子受體, 自磷酸化后能夠激活下游信號分子, 從而起到調節(jié)細胞增殖、分化、代謝、凋亡等作用。NTRK基因融合可導致TRK蛋白活性增強,使下游通道被過度激活時,可能會導致癌癥的發(fā)生。 像Entrectinib,Larotrectinib和LOXO-195這三種基于孤兒藥生物標志物而非腫瘤來源進行區(qū)分的“精準療法”,在抗癌藥物的研發(fā)歷程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目前,國內尚未有關于NTRK靶點的藥物研發(fā)報道。鑒于攜帶NTRK基因融合的患者較為罕見,其發(fā)生融合的概率約為1~3%左右,但這類患者對TRK抑制劑應答率卻很高。國內企業(yè)是否應該進行NTRK靶點藥物的研發(fā),應該權衡藥物的研發(fā)投入與市場容量。 縮略詞: NTRK:neurotrophin receptor kinase;神經營養(yǎng)因子受體絡氨酸激酶 NSCLC:nonsmall-cell lung cancer;非小細胞肺癌 NGF:nerve growth factor;神經生長因子 BDNF: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腦源性神經生長因子 MASC:mammary analogue secretory carcinoma;類似乳腺分泌性癌 參考文獻: 1. 藥渡數據庫,https://data./ 2. www.esmo.org 3. www.asco.org 4. Emiliano Cocco, Maurizio Scaltriti1and Alexander Drilon. NTRK fusion-positive cancers and TRK inhibitor therapy[J].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2018:1. 5. Drilon A , Nagasubramanian R , Blake J F , et al. A next-generation TRK kinase inhibitor overcomes acquired resistance to prior TRK kinase inhibition in patients with TRK fusion-positive solid tumors[J]. Cancer Discovery, 2017, 7(9):CD-17-0507. |
|
|
來自: 生物_醫(yī)藥_科研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