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今名方賞析】陳士鐸散偏湯治療偏頭痛 散偏湯見《辨證錄·卷二·頭痛》,是清代名醫(yī)陳士鐸的方子。本方用來治療“人有患半邊頭風者,或痛在右,或痛在左,大約痛于左者為多”,也就是現在常說的偏頭痛。 組成及用法:白芍(五錢) 川芎(一兩) 郁李仁(一錢) 柴胡(一錢) 白芥子(三錢) 香附(二錢) 甘草(一錢) 白芷(五分),水煎服。毋論左右頭疼,一劑即止痛,不必多服。 本方用一兩川芎為主藥活血止痛,去血中之風;配伍白芍緩急止痛,白芥子去頭面風痰,香附行氣解郁止痛;柴胡、白芷引藥上行頭面;郁李仁能去頭風之痛(陳士鐸《本草新編》);甘草調和藥性。大劑量運用川芎和芍藥是本方的特點。 我用本方加減治療偏頭痛,能快速取效,疼痛頑固者可加全蝎、蜈蚣等搜風通絡之品。 我還查閱了盧祥之主編的《中國名醫(yī)名方》,里面記載黑龍江名中醫(yī)盧芳(現已被評為國醫(yī)大師)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經驗方,與本方有相類似的地方,都是大劑量運用川芎。 組成:蓽菝,川芎,炙草烏(有毒,慎用),蒼耳子(有小毒,慎用),細辛(有毒,慎用)。用于治療風寒型的三叉神經痛。 該方特點是大劑量運用川芎和蓽菝,各用到50g,其它藥物因為毒性較大,臨床需要慎用。 這兩個方子的共同點就是大劑量運用川芎,可見不論古人還是今人,均發(fā)現大劑量運用川芎治療偏頭痛有療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