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良(1428-1494),明代畫家。字以善,南海(今廣州)人。史料記載“林良呂紀,天下無比”,林良因善畫而被薦入宮廷,授工部營繕所丞,后任錦衣衛(wèi)指揮、鎮(zhèn)撫、值仁智殿。林良擅畫花果、翎毛,著色簡淡,備見精巧。林良的水墨禽鳥、樹石,繼承了南宋院體畫派放縱簡括的筆法,為明代院體花鳥畫的代表人物,也是明代水墨寫意畫派的開創(chuàng)者。 宋代“院體”花鳥畫為適應帝王宮廷的需要,故形成了華貴細膩、色彩絢麗富貴的風格;作畫題材以宮廷苑囿中華貴錦繡的珍禽異鳥、名花奇石為主。然而林良不囿于宮廷苑囿中的珍禽異鳥、名花奇石,而是繼承了徐熙“多狀江湖所有,汀花野竹、水鳥淵魚”的文人風格,其描繪雄健壯闊、天趣盎然的荒灘田野間的雁、鷹、鶴等野禽以及汀花、蒲葦、水草等。林良還發(fā)展了筆墨技巧,獨具特色,創(chuàng)造出“文人畫化”的水墨寫意花鳥畫風格,其水墨寫意花鳥畫成為明代花鳥畫壇的主流。 林良善于描繪飛鳴飲啄等不同姿態(tài)的禽鳥,尤其是畫鳥之羽毛,層次分明。其畫不事濃艷而醉心于水墨,不求工而見工于筆墨之外,取水墨為煙波,頗見清遠,運筆遒上,有類草書,能令觀者動色。李空同曾有詩云:“林良寫鳥只用墨,開縑半掃風云墨;水禽陸禽各臻妙,掛出滿堂皆動色。”與當時山水畫中流行的古木寒林題材一樣,能放筆縱橫,如意揮寫,追求一種超然的林泉之趣,以示風雅。如其作品《雪景蘆雁圖》軸,表現(xiàn)一雙大雁在寒冷雪天的葦塘邊暫時歇息的場景,整個畫面突出一“饑”,強調一“寒”。林良曾描繪過蘆雁飛行、棲止、偎依、嬉鬧等多種情態(tài),各方面展露大雁聚居、群飛、驚覺、堅韌的秉性,這類作品的取材、立意都充滿了民俗趣味,畫法豪放,體現(xiàn)了其平民化的貴族品味,充分表達出了林良的情懷意趣。 林良的傳世作品多是水墨寫意畫,工筆畫較少?!渡讲璋拡D》是其較早的工筆重彩作品。其水墨寫意作品有《灌木集禽》卷、《秋林及琴圖》卷、《蘆雁圖》軸、《荷塘集禽圖》軸、《雪景蘆雁圖》軸、《雙鷹圖》軸等。 來源:中國書畫人物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