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保韓皋精通音律。一次觀客人彈琴,當談到《止息》一曲時,韓皋感嘆道:“妙??!這不是當年中散大夫嵇叔夜創(chuàng)制的《止息》名曲嗎?”嵇叔夜(嵇康)生當魏、晉交替之際?!吨瓜ⅰ芬磺巧陶{(diào),商是為秋聲。秋風一起,天蕭地瑟,草枯木謝,一片肅殺之氣。
另外,晉承金運之聲,由此可知曹魏已到王朝之末,將被晉所取代。樂曲中商弦轉(zhuǎn)慢,以宮同音,含有臣奪君的意思在內(nèi)。由此可知司馬氏將篡魏以代之。 司馬懿受魏明帝曹睿相托
督揚州,想立楚王曹彪,不成。毋立儉、文欽、諸葛誕三人,前后相繼任過揚州都督,都有匡復(fù)曹魏的舉動,事情敗露后都被司馬氏所殺害。
嵇康以揚州古為廣陵之地,將琴曲命為《廣陵散》,說的是曹魏散亡是從廣陵開始的。上述四人皆是曹魏的文武大臣,都先后在廣陵事敗身亡,至于《止息》一曲是《廣陵散》組曲的末篇,喻司馬氏雖然由在廣陵屠殺曹魏忠臣開始了他們篡位的逆舉,但是他們也終將會覆滅在這里。
嵇康胸中郁積的哀、憤、戚、慘、痛迫之切的心緒,盡在其中。曲中司馬氏興于廣陵、衰于廣陵的寓意,后來由晉懷帝永嘉之亂而應(yīng)驗。嵇康撰寫這組古曲,既是為了留給后來的知音,也是為了避過司馬氏對他的迫害,因此,托之于鬼神。
由此可知,韓皋對音律的理解,可謂已經(jīng)到了極致??!
(出《盧氏雜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