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來,有道是粗獷之人自然會欠缺些禮數(shù)之事,可偏偏有這樣一方人行的是粗獷之事,卻牢牢地遵守著孔孟之道。 而那個地方就是中華之魯?shù)亍綎|,而那一方人自然是人高馬大的山東大漢。 他們一邊“大快吃肉,大碗喝酒”一邊講究著尊卑有序的禮數(shù)規(guī)矩。 好酒一口悶是他們?yōu)t灑不羈的態(tài)度,而行為舉止的教養(yǎng)卻是根深蒂固的文化熏陶。
“沒有三兩三,哪敢上梁山”這是山東人飯前飯后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深諳梁山一百單八將故事的山東人似乎也在向世人昭示著酒量大就代表著本事大。 論酒量東北虎,西北狼,可能都得倒在山東人的酒桌上。酒量大自然也意味著對酒的需求量大,在青島的街頭可能你會經(jīng)??匆娚綎|人手里提著一個“尿袋”,其實這“尿袋”里裝的卻是當?shù)刈詈煤鹊那鄭u散啤。(青島散啤:當天生產(chǎn),零度灌裝,保證新鮮度的同時也保證啤酒0℃的絕佳口感) | 王力宏也愛喝青島散啤 論酒量如果只提啤酒自然不值一說,要知道在山東人的眼里喝啤酒就像我們喝礦泉水一樣,而白酒的酒桌才是他們真正的戰(zhàn)場。 淘寶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地級市國產(chǎn)白酒消費TOP山東獨占五個。 由此可見山東人對酒的熱愛已然達到白熱化。 如果你有個山東的朋友邀請你去山東做客,那你一定要做好“五岳歸來不看山,山東歸來不喝酒”的心理準備。 不要被山東的酒桌生活所擊垮。
眾所周知,山東是孔孟之鄉(xiāng),山東人自古以來深受孔孟思想的熏陶,極其注重禮儀規(guī)矩,而這些在酒桌上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來不亦樂乎”,所以山東人極其好客,而好客就體現(xiàn)在請你喝酒上。 在他們的眼里只有把你喝醉了,才算喝好了,才算是照顧周到了。 對于山東人來說,喝酒并非簡單地推杯換盞,過程中有尊卑長幼,有人情世故。 規(guī)矩繁多是山東酒桌上的一大特色。 首先是席位的安排,按照習慣來說,要有主陪、副陪、主賓、副主賓、三陪、四陪、三賓、四賓等。不僅席位要按部就班,職責也各有分工,主陪是權(quán)利擔當,副陪是酒力擔當,三陪是魅力擔當,四陪是火力擔當。 這哪是喝酒,這明顯就是一場井然有序的喝酒戰(zhàn)場,真所謂一入酒場深似海,再出腳軟六七分。
仍然記得《少帥》電視劇里張作霖對張學良的一句話: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而人情世故在山東人眼里幾乎就是酒桌上的敬酒儀式感。 每次敬酒與被敬,都有著具體而微的程序,有板有眼,敬者與被敬者都深諳其味,行動如儀。敬酒者向每個人敬酒時,一定要與之攀談幾句,內(nèi)容因人而宜,一絲不茍,誠摯澹定,這樣才能凸顯出敬酒者對被敬者的重視與誠懇之情。 而山東人勸酒好像師承在山東泡了二十二年的李太白,每一次的端杯都有每一杯的由頭,或引經(jīng)據(jù)典,或借古望今,每一杯的酒里都是一場文化的醍醐灌頂,即喝到了瓊漿玉液,也聽到了聲情并茂的精彩故事,如此一來這場酒桌不可謂不享受。
從日出喝到日落,從掌燈喝到雞鳴,這才是屬于山東人的十二時辰。 在山東除了一些特殊的宴席類需要控制時間,其他隨意的時候,山東人在對于喝酒這件事上一般都很放飛自我。 什么時候散攤子全看心情和興致。 山東人喝酒愛用盅,不管你會不會喝總覺得盅那么小,稍微喝幾盅應該沒事,然后你就大意失荊州落在了山東朋友的圈套里,一盅接一盅,根本停不下來。
直到你喝的爛醉如泥,在桌子底下呼聲震天,這時候山東朋友才會長舒一口氣覺得真真切切地把你安排明白了,把你照顧周到了。 去山東喝過酒的人都會有一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感覺,深怕任人宰割。 感覺一上酒桌就像上了梁山,而且還是逼上去的,再想從良可真是難于上青天了。 其實這只是山東人熱情好客的一面,只不過他們將此最大限度的體現(xiàn)在了酒桌上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