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生活中,所有人追求的都是圓滿和美好,總是希望追求一些自認(rèn)為好的東西。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萬事萬物存在的一個客觀規(guī)律,那就是無論是任何的事物,都有其中的兩面性。 一個看似美好圓滿的東西,他帶來的一個負(fù)面的作用也是存在的。一個看似不完美的東西,他帶來的一個東西,也有著近乎完美的另外一面,這個是很多人所忽略的一個事情。 在生活中要有一種智慧叫做容納,所謂的容納就是能夠容納生活中的不完美,容納那些自認(rèn)為,那些不如意的事物。 這個也就叫做所謂的“和”,這里的“和”就是和氣。 我們經(jīng)常說的很通俗的話,就是說和氣生財,家和萬事興。當(dāng)一個人或者一個家庭和氣的時候,他能收獲的是一種和諧和幸福。當(dāng)一個人在人生中面對著自己的狀態(tài),能夠達到和的狀態(tài),他收獲的也是一生的從容,這個“和”就是所謂的能夠包容和接納。 《道德經(jīng)》中,一再的拿水作為一個例子,水聚于萬江河流之下,它能夠容納萬江河流,天下百川,所以匯聚成了大海,擁有了強大的一個力量。 道德經(jīng)中第四十二章以為教父,就說: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為孤寡不轂,而王公以自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萬物都是被陰而抱陽的,陰陽二氣相互作用,生成了一個和諧的狀態(tài)。很多人所厭惡的孤單,寡和,不圓滿。但是君王有的時候,會用這些詞語來稱呼自己,所以世上的事情有損必有益,有益必有損。 我們經(jīng)常聽到的一個寓言故事很熟悉,叫做《塞翁失馬》。 馬丟了,引來一群馬,他的兒子卻因為騎馬摔傷了,后來因為摔傷了腿而可以免于戰(zhàn)爭。這都是萬物存在著一些相互作用的一個例子,雖然說這一個例子是極為稀奇和戲劇色彩的。但是表述的道理,確實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表達的萬物都有兩面性。
比如說很多人在生活中總覺得自己吃了虧,其實并非是自己吃了虧,自己主觀上以為損失了一些利益。但是從一個人人生長久來說,有的時候你看似損失的東西,實則會用其他的方式回報在你的面前。只是回報的,是你所沒有看到的地方。 所以在生活中逐漸的就多了很多狹隘之心的人,那多那種大多數(shù)狹隘之心的人,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因為自己思維的一個局限性,只看到了自己人生片面的一個角度,只看到了自己吃虧的地方,卻沒有看到自己的回報。有時候付出一些東西,則會收獲更多的一個東西, 古代的君王總以“孤王”“寡人”等等這樣一些稱呼來稱呼自己。他們這樣一個稱呼,所潛意識中所需表達的一種智慧,就是能夠接受不完美,接受不圓滿,當(dāng)你能夠接受這些東西的時候,你才算是真正的圓滿。 而在《道德經(jīng)》中所闡述的智慧,就是說當(dāng)一個人能夠接受人生不完美的時候,他的人生才能夠完美,要懂得接受那些自認(rèn)為的不如意,才是人生的智慧。 真正強大的人,往往有4個特征,前途一片光明!生活中真正強大的人,并不是不會流淚、不會失敗的人,而是那種思想永遠(yuǎn)積極,永遠(yuǎn)陽光,目光深遠(yuǎn),心胸開闊,行事穩(wěn)健的人。假如你能在思想上、作風(fēng)上、性格上、氣質(zhì)上、心理上、身體上戰(zhàn)勝自己的弱點,你便是一個真正的強者。 而想要做真正的強者,就要不斷完善自身,不斷修正改善自身的不足和缺點。今天給大家分享《道德經(jīng)》中的4條修身秘訣,希望能夠給您帶來一些幫助。 一、夫唯不爭,故無尤 釋義 :惟有像水這樣不爭,所以才能萬事無憂。 “爭”是一種對立,有爭就必然會產(chǎn)生對立的一方,你不跟別人爭,別人也不會跟你爭。缺乏仁愛之心的人,老是跟別人鬧矛盾,老是想用暴力解決問題,自己也不會快樂。在大善的熏修下,一天一天化解心中的暴戾,讓心趨于平淡祥和,命運才會改變。 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釋義 :自我成見不能明白事理,自以為是不能彰顯智慧,自我蠻干只能無功而返,自恃圣賢不能成為首領(lǐng)。 自知之明是一種情商,只有足夠了解自己的人,才會找到真正的人生意義。不被外界的褒貶改變自己的初心,知道哪種才是真實的自己,不被他人左右。有自知之明是一個人真正走上成熟的標(biāo)志,缺乏自知之明有時會鬧出笑話?!叭速F有自知之明”,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見睫”,人的眼睛可以看見百步以外的東西,卻看不見自己的睫毛。 三、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xì) 釋義 :欲想突破困難必須從容易處下手,為了成就大事必須做好細(xì)微之處。 想要建一所高樓大廈,就要從最基本的工作做起,把根基打好。根基不穩(wěn)固,即使大樓再高,再好看,也沒有用。解決難事要從還容易解決時去謀劃,做大事要從細(xì)小處做起。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時候發(fā)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都是從細(xì)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四、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釋義 :不露鋒芒,解脫紛擾,順和光輝,混同塵垢,這就是與道大同的玄妙。 人生在世,如果喪失了理想與抱負(fù),無所追求,人生的意義究竟何在?但有時鋒芒畢露也確實是一件危險的事,所以做人最理想的性格也應(yīng)該是既懂進,又知退;既能溫和,又能剛強。剛?cè)嵯酀?,才能在人生的?zhàn)場上攻無不克,戰(zhàn)無不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