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謹以此文獻給切爾諾貝利事故中犧牲的英雄們 1986年4月26日 1:03 副總工程師安納托利.迪亞特洛夫命令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開始測試 25分鐘之后,消防員正努力撲滅四號反應堆核心的大火 1986年5月5日,三名工程人員自愿犧牲自己,潛入被水淹沒的核電站地下室以防止災難性的爆炸 這三個密切相關的事件永遠改變了千百萬人的命運...... 切爾諾貝利的紀念碑 1898年,居里夫婦發(fā)現了鐳——一種能在黑暗中發(fā)光并且蘊含著無限能量的元素,這將導致一種強大而又危險的能源得到開發(fā)——核能。核反應堆從原子中獲得能量,當一個原子分裂時,它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而這些能量會繼續(xù)釋放,使其它原子分裂,這被稱之為鏈式反應。若在控制之下,它是一個強大的能量源,但若是失去控制后果則不堪設想…… 1986年4月25日 蘇維埃聯盟 烏克蘭 切爾諾貝利市以北11英里的列寧核電站這是一個特別的夜晚,核電站的總控制室里座無虛席,副總工程師阿納托利·迪亞洛夫準備按計劃進行一次應急試驗,模擬停電狀態(tài)。旨在測試停電狀態(tài)下,四號反應堆的運行狀態(tài)。工作人員斷開了反應堆的冷卻警報系統,并減少反應堆的發(fā)電功率。這本是一場十分安全的例行應急測試。 23:10,反應堆功率按計劃降到700兆瓦,試驗隨時可以開始。 0:30,副總工程師和電站負責人對試驗流程產生分歧。這時,出現了重大的操作失誤:控制棒過深的插入反應堆,致使反應堆發(fā)電量降至30兆瓦。 0:36,反應堆完全停止發(fā)電,反應效率遠低于發(fā)電指標,反應堆內部的氣壓突然上升!因為反應堆在設計時,沒有安裝內部氣壓感應器,所以沒有人發(fā)現安全隱患。 0:38,兩分鐘內反應堆仍未發(fā)電,副總工程師為了保證試驗進行,下令上移控制棒促使反應堆重啟。這樣草率的命令完全違反了安全條例。這一決定遭到了全體人員的反對。 0:42,反應堆的發(fā)電量緩慢上升至200兆瓦,遠低于試驗要求的700兆瓦。 1:03,明知反應堆并非正常運行,且?guī)缀跞w人員一致反對,副總工程師阿納托利·迪亞洛夫依然下令開始試驗。由于冷卻警報關閉,沒人發(fā)現反應堆內部持續(xù)異常升高。 1:21,反應堆內部的緊急警報系統發(fā)出告警,這預示著必須緊急關停反應堆。 1:23:04,試驗開始。同時,在反應堆上方的工人看到反應堆的頂蓋因為巨大的氣壓開始劇烈顫動。 36秒后,工人班長阿基莫夫自行決定,啟動緊急關機流程,但是為時已晚!反應堆內部的急速上漲的高溫,融化了控制桿導軌。這導致控制桿無法順利放下,一切都變得無法挽回! 4秒后,四號反應堆發(fā)生第一次爆炸,原本的反應堆變成了熾熱的放射性熔漿! 幾秒后,巨大的爆炸發(fā)生:重達1400噸的反應堆頂蓋擊穿了天花板,被拋到空中。幾乎在爆炸的瞬間,四號反應堆將50噸高能核燃料送入大氣層!悲劇開始了…… 被炸毀的四號反應堆 英雄的消防員地獄。四號反應堆如同一個火山口,將帶火的碎片噴射到整個廠區(qū),引發(fā)了三十多處火災。輻射用紅色和藍色的光照亮天空。致命的放射性粉塵,讓整個廠區(qū)注定成為死亡之地。幸存的工作人員盡最大的可能進行挽救,他們救助傷員、關停設備、恢復水泵,防止爆炸擴大。他們全部受到了不可逆的嚴重輻射,沒有幾個能活下來。 1:28,爆炸四分鐘后,核電站配屬的消防隊沖入現場,他們沒有任何的防護措施。盡管將大量的水注入反應堆中,但這無濟于事。不過其他地方的火災得到了控制,他們的犧牲保住了在爆炸的四號反應堆旁邊正在運行的三號反應堆?,F場的輻射劑量,最高達到致死劑量的30000倍!許多消防員當場倒下,他們不住嘔吐,失去意識,皮膚變黑,全身臟器迅速衰竭。在被送到醫(yī)院后,他們都將在數周內死亡。 死城-普里皮亞季4月26日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射在核電站邊緣的小鎮(zhèn)普里皮亞季。這里生活著四萬五千人,這個小鎮(zhèn)是專門為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和家屬修建的城市。核電站匯集了眾多高精尖的人才,蘇聯為這些高精尖人才和家屬配備了最高質量的設施。許多市民知道昨晚電廠發(fā)生了事故,但是因為警報沒有響起,他們認為事態(tài)不是特別嚴重。市民們同往常一樣,安靜進行日常生活。但他們并不知道,他們正沉浸在充滿致命輻射的空氣中。到了中午,大量的軍人突然出現在城中,他們穿著防護服四處檢測,這讓民眾有些許擔憂。到了下午輻射量已經超過了正常標準的15000倍,晚上,激增到了600000倍!爆炸發(fā)生后36小時,1000多輛大巴開進城市,居民有2個小時準備時間。截止到4月27日晚上,全城居民一個不落的全部撤離!這個基礎建設完備,且遠超蘇聯其他城市的繁華小鎮(zhèn),變成了一座死城…… 拯救世界的英雄“我們不去,難道要我們的人民去?” 無論如何,事故必須得到處理。數百架直升機頂著高溫與輻射向燃燒的反應堆廢墟中丟沙袋,硼砂,和鉛用以滅火以及中和輻射。而此時起火點上空的輻射值已經高達3500倫琴。這些駕駛員每天將往返三十余次。一周內有5000噸的封堵材料被倒進了四號反應堆。最后有600余名飛行員因此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但更嚴峻的情況出現了,反應堆下面的地下室,積攢了此前消防隊遺留下的2萬噸水。封堵致使反應堆內部的溫壓快速上漲。一旦這些高達3000攝氏度的熔漿打穿了混凝土與2萬噸水接觸,在狹小的地下室里可能會爆發(fā)出驚人的爆炸。之前所有的救援與付出,都將化為烏有。而要避免毀滅,就需要有人潛入充滿了超高濃度輻射水的地下室,找到并開啟泄水閥。這是清空地下室的唯一辦法。 阿列克謝·阿納年科,瓦列里·別斯帕洛夫,巴拉諾夫·鮑里斯,他們三人站了出來,充分在充分了解任務的危險后,依然自愿參加這次'犧牲自己、拯救世界的任務'。前兩人是核電站的工程師,負責找到并關閉泄水閥。而后者則是軍人,負責為手持光源為另外兩人照明。他們在黑暗中用了一小時來完成他們英雄般的任務。任務完成后,三位英雄迅速撤離充滿輻射的水池,成功返回地面。 三位英雄最后的照片 '清理者'雖然放射源已經得到控制,但是情況依舊糟糕:核電站周邊方圓30公里范圍內充滿高能放射性物質。為了清理這個廣大地區(qū),蘇聯在數年內動員了60萬人進入這片無人區(qū)進行持續(xù)的清理活動。拆除房屋、填埋垃圾,獵殺動物。為了防止熔漿污染地下水,他們挖了一條隧道,在核電站底下構筑了新的混凝土層。每天有上萬人日夜輪班,充滿輻射的環(huán)境使他們中的四分之一會在四十歲之前死去…… 最終,圍繞四號反應堆建造了一座混凝土石棺——一個留給后人處理的定時炸彈。 滿地的防毒面具 四號反應堆上的石棺 參考資料:蝴蝶效應S01E07 切爾諾貝利:失控的反應堆 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B站看一看,非常好的視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