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聲杜鵑(學(xué)名: Cacomantis merulinus )小型鳥類,體長21-25厘米。嘴形側(cè)扁、尖削。雄鳥頭、頸和上胸灰色,背至尾暗灰色,尾具白色端斑。胸以下淡棕栗色,上下體均無橫斑。叫聲為八聲一度。雌鳥通體為灰黑色和栗色相間。相似種棕腹杜鵑體型較大,尾具黑色橫斑和紅褐色端斑,胸、腹棕栗色,腹以下白色,區(qū)別甚明顯,野外不難辨別。 中國主要分布于西藏東南部察隅、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廣西南部、廣東和福建沿海以及海南島。 單獨(dú)或成對活動。性較其它杜鵑活躍,常不 斷地在樹枝間飛來飛去。繁殖期間喜歡鳴叫,常整天鳴叫不息,尤其是陰雨天鳴叫頻繁,鳴聲尖銳、凄厲,故有哀鵑及雨鵑之名。 八聲杜鵑自己不營巢和孵卵。通常將卵產(chǎn)于其它鳥巢中。繁殖期較長。在華南地區(qū)4月即已見到幼鳥,而7、8月仍見產(chǎn)卵。在香港7月和9月都見過 縫葉鶯 在喂八聲杜鵑的幼鳥。也有報告說八聲杜鵑的繁殖數(shù)量視縫葉鶯而定,并占有一定的巢域,一旦選下了寄主,就不容許另一同類來此巢域活動。八聲杜鵑的卵多呈青藍(lán)色或白色,具銹紅色或血色斑點,大小為18.3×13.5m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