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 在今天的自行車市場上,你幾乎可以找到各種長度和角度的把立,來根據你的需要進行靈活的搭配。雖然把立對舒適性和合適的車把位置會勝過所有其他的因素,但是和把立長度相關的操控和轉向性能呢? 幾乎從自行車被發(fā)明以來,把立的長度就一直是調節(jié)的關鍵部件。雖然在早期的設計上,選擇非常的有限,但是還是很快的就出現(xiàn)了可調節(jié)長度的把立。 19世紀,世界上第一個可調節(jié)長度的把立由Marshall“Major”Taylor發(fā)明。采用可以滑動夾具來調節(jié)把立的長度,以適應不同的車手。這個把立首先風靡了美國,隨后就是整個歐洲。 如今,物質和技術突飛猛進,固定長度的把立早已取代了可調節(jié)的把立。我們可以選的長度從50mm到150mm以及各種角度也都應有盡有,可以調節(jié)到你所需要的任何位置。這種極大的可調節(jié)性可以讓車手考慮使用各種不同幾何形狀的車架,尤其是對于那些選擇定制自行車的車手來說更是如此。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自行車上的把立究竟是長一點好,還是短一點好呢?又或者是否有最理想的長度呢? 沒有簡單的公式可遵循 關于把立的最佳長度,定制自行車領域無疑是最具有發(fā)言權的。畢竟他們的業(yè)務就是為自己的客戶提供理想的自行車,并且該過程的一部分內容就涉及到了他們打造的每個車架的最佳把立長度問題。 比利時的Jaegher的Steven Ledoux對于把立長度的問題是這樣說的:“我們的把立長度和車架尺寸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和范圍,以便可以保持良好的平衡。通過安裝更短或者更長的把立來彌補車架的尺寸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p> 總部位于英國的Craddock Cycles的Richard Craddock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總的來說,我發(fā)現(xiàn)最佳選擇是中等長度的把立。當然,所有這些都取決于你有一個合適大小的車架,以便可以讓你在使用中等長度的把立時獲得一個合適的位置?!?/p> 美國Spectrum Cycles的湯姆·凱洛格說,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是這個長度是車手觸手可及的,它稱之為“座艙長度”。 “座艙長度不是指車架和把立的組合,而是指車手,他說這不是和車手的高度完全相關,具有更長座艙的車手應該使用更長的把立+reach更大的車把組合。而且如果你是一個喜歡激烈騎行的車手,那么把立應該更長一些。在自行車比賽中把立也應該更長,而其他所有東西無需改變,以便可以在前輪上有更多的重量分配。” 把立的長度會隨著自行車的設計而發(fā)生變化。它還必須滿足車手的舒適性,生物力學,性能需求以及自行車的轉向和操控。確定最佳的把立長度要取決于車手自己選擇的優(yōu)先級別,因為放松的位置往往會影響性能,而并不總是可以實現(xiàn)最理想的生物力學狀態(tài)。 顯然,沒有簡單的公式來確定把立的長度,解決的方案是高度個性化的。但是,有兩個指標非常值得討論,因為它會影響到每個車手。 重量分布 為了讓我們接下來的討論更加簡單,我們首先假設我們有一個可以調節(jié)reach值得車架,并且在每次更換不同長度的把立后,都具有相同的總前申量(總reach值)。在這種前提下,把立的長度就決定了前輪上的重量分布。 前邊Spectrum Cycles的湯姆·凱洛格說:“在比賽中,把立越長越好,因為騎行者的重量分布更加靠近前輪,轉向所需要的力量更多?!弊孕熊囎兊酶臃€(wěn)定,特別是在高速騎行的狀態(tài)下,在某種程度上,職業(yè)車手們通常會選擇更小的車架搭配更長的把立來獲得相同的reach值。這還有助于在大風條件下提高裝有高框輪組的公路車的穩(wěn)定性。 另外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重量在前輪上的位置: 理想狀態(tài)是,車手的重量盡量靠近前輪和地面的接觸點。一個長reach值得車架搭配一個短把立會讓你感覺前輪非常飄。但是,如果重量分布在前輪接觸點的后方又會讓你的轉向操控變得模糊,分布在前輪上的重量也會更小。 轉向弧度 把立長度的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就是它對轉向弧度的影響,如下圖: 正如上圖所反應的那樣,短把立和長把立對比下,同樣的轉向角度,更長的把立具有更大的杠桿比,轉向同樣的角度需要移動更長的圓弧。而短把立則提供了更直接的反應,但是短把立更容易受到身體上的一些影響,從而導致更容易進入“虛迷效應”。 雖然長把立在高速下會更加穩(wěn)定,但是如果過長,會在低速轉彎時給你造成困難。因為轉向時,你的手會離身體更遠。 那么是不是把立就直接決定了轉向和操控呢?當然不是,它只是在某種程度上來放大或者縮小車架所固有的操控性(公路篇(1/3)自行車上的一切設計只有一個目的:轉向)。因此,短把立會讓快速轉向的自行車不穩(wěn)定,而長把立會更加穩(wěn)定。比如,如果自行車已經具備了一個小角度的頭管,那么長把立則會讓轉向變得慢的多。 關于女性自行車的把立長度 由于男性和女性身體結構的不同,女性往往會需要一個更短的把立來適應她們較短的軀干 (可以理解為上身短)。因為較短的軀干會限制重量分布在前輪的位置。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縮小車架來進行改善,但是,考慮到腳趾和前輪的重疊區(qū)域,這種縮小車架的改善也是非常有限的。 有些品牌只是減小頭管角度來讓前輪遠離腳趾,以免出現(xiàn)重疊。但是這也同樣增加了軌跡量,更多的車輪翻轉和沉重的騎行體驗,因為大多數(shù)品牌不會去設計多種規(guī)格的前叉來適應不同角度的車架。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選擇就是搭配一個更短的把立,以保持良好的轉向和操控性。關于小車架和腳趾重疊的內容可以點擊:單車基械匠“硬核”:為什么沒有大長腿就建議使用650C小車架呢?進行閱讀。 總結和結論 在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車手并沒有太大的選擇自由,而是只能微調它們來調整自己在車上的位置。我們可以做的是在選擇車架的時候,就要把把立的長度考慮進去,以便可以在選擇車架后,可以具有更加合適自己的風格。 理想情況下,把立長一些,以便可以讓車手的重量落在前輪的接觸點上,提供穩(wěn)定的操控和輪胎的抓地力。同時,把立的轉向弧度又可以彌補自行車頭管角度和軌跡量。 雖然沒有肯定的結果,但是較長的把立會更加的適合于公路自行車,因為車手往往騎行速度更高,因此更長的把立可以提供更多的穩(wěn)定性。如果要給定一個范圍的話,我覺得100-120最為合適,而130或以上則會太長,而小于90mm則會過于短。 從整個自行車的幾何角度來看的話,把立長度的影響相對較小。大多數(shù)騎手都能很快的適應不同長度的把立,只要它能滿足自己所需要的范圍。也就是說,雖然找到一個合適你的把立長度,會更進一步的改進轉向和操控質量,更接近完美。但它不是一個改變操控和轉向的關鍵鑰匙。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單車基械匠,每天給您帶來更多新奇,好玩,有趣,實用的單車知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