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接近尾聲,夏季明目張膽地逼近減肥女孩們的生活。 看著街上并肩行走的“排骨精們”,許多女孩相擁而泣: 我們究竟啥時候才能“辣”起來。 連續(xù)幾年,經(jīng)合組織(OECD)健康數(shù)據(jù)顯示,日本是肥胖率最低的國家。 2016年,日本肥胖率約4%,美國是其近十倍。 經(jīng)合組織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日本肥胖率最低,約為美國的十分之一。而2015年數(shù)據(jù)顯示,日本肥胖率僅有3.7%。 世衛(wèi)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日本是全球肥胖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在所有發(fā)達國家中肥胖率最低。 走遍日本街頭,也難看到幾個胖人。 更“蹊蹺”的是,這里的人“不愛運動”,卻又“長壽”: 幾年前,科學期刊《柳葉刀》給122個國家做了“不愛運動”排名,日本位列第11名。 而2018年,厚生勞動?。ㄈ毡局醒胧d之一,主掌健康醫(yī)療衛(wèi)生、社會保障等政策領域)發(fā)布的全球平均壽命報告顯示,日本女性壽命位列全球第二、男性壽命位列全球第三。 這些“反?!爆F(xiàn)象背后,藏著他們飲食習慣的秘密。 這么吃,能胖到哪兒去 吃不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講究健康的飲食習慣。 《福布斯》曾刊文,日料在世界飲食健康榜上排名第一,食物引起肥胖的概率僅為1.5%。 研究表明,如果讓日本人拎去吃外國飲食,平均壽命會減少17年; 如果讓一個外國人帶去日本飲食,他的體質會明顯增強。 日本人對于料理的講究,沒那么簡單。 講究一:推崇清淡飲食 日料大多講究清淡低熱量,新鮮不加工,原則之一是“美味不能掩蓋食材原有的滋味”。 所以在烹飪時,基本都靠蒸、煮、烤的方式,很少用到油。 日料更注重食物本身的味道。 備受當?shù)厝饲嗖A的豆腐,不僅助消化,還富含多種優(yōu)質蛋白。 在坐擁三萬余家豆腐店的日本,每人每年平均要吃掉20公斤。(日本豆腐分為絹豆腐、木棉豆腐、充填豆腐。我們生活中經(jīng)常會吃到的“日本豆腐”,是充填豆腐的一種,特別之處在于,它是用雞蛋做的。) 雖然有油炸食品“天婦羅”,但也講究面衣能多薄就有多薄。 而這些都不是以減少營養(yǎng)攝入為代價的。 并且,日本人很注重營養(yǎng)搭配。 三十多年前,厚生勞動省就開始提倡“一天吃30種食材”的概念。 他們做料理常使用藻類蔬菜,一份普通的早餐,可能會涉及多種食材。 法律規(guī)定,學生人數(shù)超過600人的學校,就需要有專職營養(yǎng)師。 學校還會讓家長把食譜帶回家,方便家長能更好地準備有營養(yǎng)的食物。 講究二:碗碟多、分量少、八分飽 日料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分量少,碗碟多。 就連咸菜或醬汁,也要分幾份來擺。 當你擺完一桌碗碟后,不僅看起來很豐盛,還會產生一種已經(jīng)吃了很多的錯覺。 同時,豐富的食物比單一的食物更容易獲得滿足感。 有人說“日本菜是用眼睛吃的”,不僅講究色形美,也講究餐廳格局和餐具協(xié)調。 有藝術品之稱的懷石料理,從最初“一湯三食”發(fā)展到如今十余道菜品,主要原因是除了吃本身,也要體會吃的過程和環(huán)境。 日本人崇尚“八分飽”。 吃到差不多就停下來,而不是不加克制、大快朵頤。 不僅吃要八分飽,烹飪時也會用八分油、八分鹽。 日本文化專家認為,吃十分飽會延長消化時間,給腸胃帶來負擔。 他們認為,這也是很多西方人罹患糖尿病、肥胖癥、肝病等的原因之一。 大多數(shù)人都很重視三餐中最不容易發(fā)胖的早餐,出門也會帶家里自制的營養(yǎng)便當。 電影《小森林》劇照 講究三:高蛋白優(yōu)脂 日本人自稱“食魚民族”,餐館的菜單從不缺壽司跟刺身。 生魚片是他們的國菜。 春天吃綱魚,夏天吃鰻魚,秋天吃刀魚,冬天就吃河豚。 海魚富含高蛋白,脂肪含量卻很低,是瘦身人士的食肉之選。 海產品和新鮮蔬菜,是日料的主要選材,可以補充大量蛋白質和維生素。 其他肉類只能算輔助食材。 原本肉類的存在感就不強,日本人還更偏愛牛肉、雞肉,豬肉用得很少。 這些被青睞的肉類,無一不是蛋白質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 無論是清淡烹飪,多食魚類,還是少食慢食,隨便一樣都是健康飲食的信條。 試問這樣的吃法,能讓人胖到哪里去? 減肥是國計 不過,日本人能成為全球最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把減肥當做國家計劃來實施。 12年前,厚生勞動省在官網(wǎng)主頁增加肥胖專欄,刊登各種“關于日本人的肥胖”“肥胖可怕的是什么”“肥胖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 等信息。 日本爆紅的肥胖型網(wǎng)紅渡邊直美 / 日綜 隨后,厚生勞動省又推行了“全體國民瘦腰計劃”。 法律規(guī)定,每年地方政府和企業(yè)都要為雇員進行體檢,并嚴格檢查中年員工(40-75歲)的腰圍。 男性腰圍不能超過85cm,女性腰圍不能超過90cm。 曾有一個松下電器的員工,在接受腰圍檢查時超出了標準不到一厘米,被公司勸說減肥,達到標準才能回去上班。 不接受檢查且有脂肪性肥胖的人,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就要對其所屬的國民健康保險組織或團體處以罰款。 曾經(jīng)還有一規(guī)定:2008年至2013年,各個健康保險組織或團體所負責的內臟脂肪性肥胖者至少要減少一成。 否則要被追加財政負擔以作懲罰。 日本埼玉縣戶田市早前有概念合租房提出了“減4斤抵1萬日元”的活動。 成為胖子,似乎是在政策法規(guī)邊緣瘋狂試探。 不僅官方對國民身材十分重視,公司企業(yè)也十分上心。 日本經(jīng)濟產業(yè)部門的一個健康廣告標語曾寫道:“減肥已非個人的事情,而是關系到公司生存的大事?!?/p> 上班族 / 電影《不干了!我開除了黑心公司》 2015年日本選出的22家健康上市公司中,排在前列的有日本最大的啤酒廠:朝日。 朝日限制員工的飲酒量,員工的醫(yī)療費也逐年下降。 一些日本公司成立健康指導部門,專門監(jiān)督員工的平日飲食; 也有企業(yè)設獎金來鼓勵員工減肥。 一家名為Bank Of Innovation的日本游戲軟件公司就曾設置一種減肥獎勵機制,超重員工每減輕一公斤,就可以獲得5000日元的禮券。 一位31歲的工程師,瘦了13公斤拿走了65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000元)的獎金。 還有公司擺設了一些有高度的辦公桌,規(guī)定員工兩小時站著工作。 據(jù)說這個規(guī)定進行了6個禮拜后,員工腰圍平均縮減0.8厘米。 當你體重不達標,很可能會錯過升職加薪的機會—— 在人事部門所給的減肥期限內不能完成減肥目標,那么就會失去機會,甚至被開除。 ![]() 小心謹慎的職場 / 日劇《房仲女王》 ![]() 把健康當做一種習慣 把個人身材列入國家大計,這不免會引起一些質疑。 的確,胖瘦明明是個人選擇問題,憑什么要這么苛刻? 根本在于日本的國情。 ![]() 日本是長壽民族 / 電影《麻煩家族2》劇照 以長壽著稱的日本,同樣面臨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日趨嚴重的問題。 早在2012年,日本內閣府公布了一份高齡化社會報告:隨著老齡化的增長,預計50年后,每2.5個人就有一名65歲的老人,每4個人就有一名75歲以上的超高齡老人。 隨著高齡者的上升,醫(yī)療補貼費用也不斷大幅上漲,這個數(shù)字讓人嚇出冷汗。 只有保證長壽的國民同樣擁有健康的身體,才是萬全之策。 因此,保證國民健康,是推行這些政策的原因。 早在踏入21世紀開始,他們就呼吁國民參加“健康日本21”的國民運動 。 2013年,厚生勞動省還推行了一個新的活動,呼吁人們“+10分”。 通過通勤走路+10分鐘,家務勞作+10分鐘,出行購物+10分鐘等方式,提升人們步行的次數(shù),預防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疾病。 還會對小孩從幼兒園開始就推行“食育”。 通過在家庭或學校給兒童教授食物的知識,告訴他們如何健康營養(yǎng)地吃好一日三餐,養(yǎng)成自我保健的習慣。 無論是從娃娃抓起的“食育”教育,還是針對中年人推出的健康體檢,都是為了最大化地—— 減少和預防肥胖帶來的問題,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 他們正努力地把健康當做一種習慣。 肥胖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確立為十大慢性病之一,因肥胖引發(fā)的糖尿病和三高等問題更是逐年年輕化。 我們雖不必苛求體重的減少。 但倘若對個人來說,控制體重更利于自己的健康,日本的飲食之道,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fā)。 高熱量的食物,讓人更容易發(fā)胖。 當你在健身房揮汗如雨完,一頓高熱量的食物,能輕松把你燃燒的卡路里打回原形。 比如,一頓麻辣火鍋湯底的熱量接近500大卡(相當于4碗米飯),加上每片都徘徊在幾十大卡的肉片,少則十大卡的蔬菜,一湯匙一百大卡的蘸料。 粗略一算,吃頓火鍋,輕而易舉可以突破一千五百大卡。 這接近一個輕體力勞動者(比如白領),一天需要攝入的熱量。 而要消滅這些熱量,卻要步行五個小時,或跑步一個半小時。 而減肥和減脂,關鍵在于每天攝入的熱量得小于消耗的。 想在“邁開腿”上稍微偷懶,對飲食的攝取上就不能松懈。 身材胖瘦不論何時都是個人選擇,但過胖或過瘦都不利于個人健康。 ![]() [1]ObesityUpdate 2018[R]. oect health statistic, 2018-11-08. [2]Britainranked one of the lazi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Z]. DailyMail uk, 2012-08-04. [3]Japan,Seeking Trim Waists, Measures Millions[Z].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6-13. [4]王明洪. 清淡·生鮮·少食——日本人的飲食之道[J]. 烹調知識,2014(10):58-60. [5]王娟, 張敏. 解析日本人的飲食習慣與日本人長壽的關系[J]. 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0(14):187-188. [6]廖彬池,呂鵬,楊嘉瑩.“舌尖上的教育”是如何成為國策的--對日本政府在“食育”形成中角色的綜論[J].日本問題[7]研究,2016,30(6):63-72.DOI:10.14156/j.cnki.rbwtyj.2016.06.009. [8]李夏君. 肥胖影響員工健康,日本企業(yè)發(fā)獎金鼓勵員工減肥[N]. 中國新聞網(wǎng),2015.7.23 [9]日本合租屋推出減肥抵房租活動,減4斤能抵580元[N]. 看看新聞.2018.6.8 |
|
|
來自: 山泉51 > 《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