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設(shè)沒有任何的器械,啞鈴不用,連單杠也不用,完全的靠徒手健身,也可以打造強健的手臂?。?/p> 方法就是俯臥撐的各種變式。 首先我們來講一下附著在手臂上的一些主要肌肉群的運動功能,然后再逐一分析各種變式能訓(xùn)練到的部位。 上臂: 1.肱二頭肌——收縮發(fā)力時曲肘, 2.三角肌——收縮發(fā)力時抬起上臂, 3.肱三頭肌——收縮發(fā)力時伸肘。 (詳見配圖)。 小臂: 1.肱橈肌——收縮發(fā)力時曲肘, 2.完成屈腕的幾個肌群, 3.完成伸腕的幾個肌群, 4.完成手指屈的幾個肌群, 5.完成手指伸展的幾個肌群 (都是小塊肌肉,數(shù)量太多,就不再一一配圖)。 手臂上附著的深層肌肉群還有很多,但都是起穩(wěn)定性作用,不會因為運動刺激而大幅度增加緯度,所以不在這里討論。 大概了解各肌群的運動功能后,我們會發(fā)現(xiàn),俯臥撐這個推力(伸肘)動作針對手臂,主要刺激的是肱三頭肌。 不過一些變式可以加強對肱二頭肌與三角肌的刺激。 接下來講解幾種常見俯臥撐能刺激的主要肌群。 一、標(biāo)準(zhǔn)俯臥撐 主要由肱三頭肌發(fā)力完成撐起動作。各腕曲肌與腕伸肌維持上身穩(wěn)定。 二、寬距俯臥撐 減少對肱三頭肌刺激,但雙掌間距越大對三角肌前束 中束的刺激越強,如果將指尖朝向兩側(cè),對腕伸各肌群有一定刺激。 三、超人俯臥撐 將手掌放在頭以上位置,也能減弱對肱三頭肌刺激,但對三角肌會造成明顯刺激。 四、窄距俯臥撐 對三角肌前束的刺激強,對腕屈各肌群有相當(dāng)刺激。 五、拉伸俯臥撐 使用襯墊物將手腳墊高,下降時,讓胸口低于手掌的支撐面,對三角肌后束有良好刺激。 六、腰間俯臥撐 將手掌放置在腰間。手指朝向身體兩側(cè),可極大增強對肱二頭肌的刺激。 (做任何一種俯臥撐變式,在下降的過程中,刻意放慢速度,都會充分的刺激到肱二頭肌。) 六、拳面俯臥撐 握拳,以拳面代替手掌支撐,可增加手指曲肌群的刺激。 七、手指俯臥撐 盡可能繃直手指,以指腹接觸地面,可同時刺激手指的伸肌與屈肌肌群,對屈腕肌群也有較好刺激。 如果一個動作能輕松完成,對肌肉不再形成強烈刺激,就可以考慮墊高腳部,讓重心往上身轉(zhuǎn)移。 要注意,腳部高過頭部時,越高,肩部肌群受力越大。 先大概的介紹這幾種俯臥撐的作用,拋磚引玉。健身愛好者可以自己再琢磨出更多的姿勢來刺激不同的肌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