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后咳嗽案 感冒后咳嗽 感冒后咳嗽是多發(fā)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經(jīng)治療其他癥狀消失或減輕唯獨咳嗽難以消退,以呼吸道干癢,干咳無痰的一種困擾患者的現(xiàn)象。多在1至2周消退,甚者長達數(shù)周甚至數(shù)月。目前臨床上無明確的病因及病名診斷,中醫(yī)一般認為外感后風邪留戀不去,肺氣不宣所致咳嗽病。 診治過程 患者:李某,女,41歲,北京賽特百貨有限公司 就診時間:2008-8-26 現(xiàn)病史:外感發(fā)熱后咳嗽月余,少痰,流涕,胸悶憋氣,呼吸不暢,夜里為重,畏寒,喉中哮鳴。脈細,舌淡苔白?;颊呒韧鶡o哮喘病史。 診斷:西醫(yī):急性支氣管炎。中醫(yī):咳嗽 方藥: 炙杷葉10g 杏仁9g 白果10g 冬花10g 射干10g 蟬衣10g 辛夷10g 蒼耳子10g 炙麻黃6g 穿山龍15g 石韋15g 白芍15g 細辛6g 蘇葉10g 甘草6g 訶子10g 二診:藥后咳減,咯白痰,胸悶,呼吸不暢,汗出,脈細,舌淡苔白。 上方去辛夷,蒼耳子,蘇葉。加厚樸10 瓜蔞皮15桔梗6 七付,水煎服。 三診:咳已不顯,咯少許白痰,胸悶面色萎黃無華,脈細,舌淡苔白。 生黃芪20g 黨參15g 炒白術15g 當歸10g 茯苓15g 生地15g 雞血藤30g 大棗15g 厚樸10g 陳皮10g 白芍10g 川芎10g 炙甘草5g 山萸肉10g 7付,日1服,水煎服 四診:藥后精神有增,胸悶氣短好轉,脈細,舌淡苔白。 上方去厚樸,加黃精15g,20付,水煎服。 病例分析 分析:這是一例外感后咳嗽的病例,臨床常常見到?;颊咄飧邪l(fā)熱經(jīng)治熱退后,現(xiàn)咳嗽月余,少痰,胸悶憋氣,呼吸不暢,夜里為重此為外感邪氣留滯肺臟,影響肺之宣降。同時伴有流涕,畏寒,咽中哮鳴,脈細,舌淡苔白此為外感寒邪未完全表散,同時兼有衛(wèi)氣不足。治療以外散表邪,內調肺氣為主。方中炙麻黃、炙杷葉一宣一降調理肺氣,杏仁、白果、訶子斂肺止咳。 冬花、 射干、蟬衣、白芍、細辛利咽止咳。辛夷、蒼耳子通利鼻竅。穿山龍、石韋解痙止咳。蘇葉辛溫外散表寒,訶子具有收澀斂肺止鎮(zhèn)咳作用,一般用于咳嗽日久,痰量不多的病人,全方辛散平和,外散表寒,內調氣機共同起到宣肺止咳之效。藥后咳減,但仍咯白痰,胸悶,呼吸不暢,汗出,脈細。加強寬胸化痰行氣作用,加用厚樸、瓜蔞皮、桔梗,去掉解表散寒通竅之辛夷、蒼耳子、蘇葉。到三診時患者咳已不顯,氣虛表現(xiàn)突出,胸悶面色萎黃無華、脈細、舌淡苔白。生黃芪、黨參、炒白術、茯苓益氣健脾,當歸、生地、雞血藤、大棗、白芍.、川芎養(yǎng)血補虛。厚樸、陳皮行氣化痰。甘草、山萸肉養(yǎng)陰補血。藥后癥狀好轉,到四診時繼續(xù)鞏固療效,因厚樸行氣耗氣不宜久用,改用黃精補氣健脾益腎,補氣養(yǎng)陰共同起到補氣養(yǎng)虛作用。 TIP 感冒后咳嗽消退較慢,祖國醫(yī)學一般認為是患者正氣不足,無力抗邪外出,導致邪氣留滯不去所致。除了必要的治療以外,患者應當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飲食,調暢情志,適當鍛煉以助發(fā)陽氣,驅邪外出;外出時可戴口罩避免空氣污染等刺激,避免人多等空氣不流通的地方。但也要注意不可過食補藥,再生它疾。 作者 |楊效華 編輯 | 朱西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