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都陷落,威尼斯人漁翁得利 1453年5月, 橫跨歐亞兩洲、傳承千年的拜占庭帝國走到了窮途末路,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被來自西亞的奧斯曼帝國攻克。對于歐洲的基督教國家來說,信奉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國的滅亡,對他們是個巨大的打擊。 拜占庭人本來希望身后的各基督教國家能夠派出援兵,特別寄予希望的是當時實力強盛的威尼斯城邦。威尼斯的統(tǒng)治者也曾經(jīng)信誓旦旦地承諾,要派出戰(zhàn)艦救援君士坦丁堡。然而,當陷入重重圍困的拜占庭人派出一艘雙桅帆小船勇敢地沖出包圍圈,駛?cè)霅矍俸B?lián)絡時,水手們才發(fā)現(xiàn),海面上竟然連一艘基督徒的救援戰(zhàn)艦也沒有! 土耳其人的艦隊的確封鎖了愛琴海的各個港口,但更殘酷的真相是,威尼斯人根本就沒有派出戰(zhàn)艦,根本就沒打算救援君士坦丁堡。 威尼斯竟然棄一同信奉上帝的兄弟國家于不顧,他們怎么能這樣畏敵如虎呢? 其實威尼斯不救援拜占庭帝國,不單單是因為它畏懼奧斯曼土耳其的強大軍事實力。威尼斯其實有自己的小算盤 ,那就是坐收漁翁之利,徹底壟斷暴利的香料貿(mào)易。 談起我們熟悉的香料,應該算是胡椒了,中國人在做菜的時候,經(jīng)常會放胡椒或者胡椒粉。古代歐洲人大量進口胡椒,很可能也是作為調(diào)味品,滿足口舌之欲。除了胡椒之外,可以歸屬于香料的東西還很多,比如肉桂、豆蔻、丁香、桂皮,等等。香料大多產(chǎn)于南亞、東南亞一帶,比如胡椒原產(chǎn)印度,后來移植到了東南亞地區(qū);肉桂產(chǎn)自斯里蘭卡,豆蔻和丁香產(chǎn)自印度尼西亞,桂皮產(chǎn)自中國南方和緬甸一帶。 所以,從這些香料產(chǎn)地到古代歐洲各國,可謂隔著萬水千山,運到歐洲的香料價格高昂也就不奇怪了。中世紀有一段時期,一頭牛只能換兩磅肉豆蔻,胡椒的價格更昂貴,以至于人們買胡椒都得按顆粒個數(shù)來計算,胡椒甚至還可以充當貨幣! 為了獲得讓食物更美味的香料,歐洲人只能想方設(shè)法進口。早在古羅馬時期,歐洲人就通過埃及在紅海的各個港口做貿(mào)易,獲得從印度等地運到埃及港口的香料。在君士坦丁堡還沒有陷落之前,威尼斯人通過外交途徑,買通了當時埃及的統(tǒng)治者,壟斷了埃及商品在歐洲的銷售,自然也就壟斷了埃及出口的香料。如果說埃及人算是香料貿(mào)易的二道販子,那威尼斯人就是三道販子。 但當時香料的進口路線并不只是埃及這一條路,印度等地的香料還可以先運抵波斯灣地區(qū),然后通過陸路運送到地中海東岸,最后再運往歐洲各國。當時地中海東岸被拜占庭帝國所控制,雖然威尼斯人和拜占庭帝國的關(guān)系不錯,但另一個意大利城邦——熱那亞的商人也和拜占庭帝國關(guān)系融洽,能夠通過地中海東岸進口香料,這就打破了威尼斯人對香料貿(mào)易的壟斷。 買主越多,這東西才賣得上價,拜占庭帝國當然知道這個道理,因此樂意讓熱那亞人也來采購香料。威尼斯人對此記恨在心,兩個城邦的梁子就這么結(jié)下了。當時的意大利被幾個大的城邦瓜分,首屈一指的就是威尼斯,其次即是熱那亞。 天有不測風云,奧斯曼土耳其崛起,眼瞅著就攻克君士坦丁堡,這威尼斯人就算沒心里樂開了花,至少也是樂觀其變。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奧斯曼土耳其沒興趣和基督教國家做貿(mào)易,相反還繼續(xù)進軍東歐,幾十年間甚至兵鋒直指維也納城下。 其結(jié)果是,拜占庭亡國后,熱那亞人徹底丟掉了香料進口途徑,全歐洲的香料都得靠威尼斯人提供,威尼斯人獅子大開口,別人也只有接受的份兒了。誰讓賣香料的獨此一家,別無分號呢? 自從威尼斯人徹底壟斷了香料貿(mào)易,不要說普通歐洲人品嘗不到香料的滋味,就是昔日品嘗過香料的大小貴族,居然都買不起香料了。 熱那亞水手的復仇夢 最憤怒的要數(shù)熱那亞人了,本來他們可以從香料貿(mào)易中分一杯羹的,結(jié)果現(xiàn)在讓威尼斯人吃獨食,自己只能干看著,想要用點兒香料,竟然還得去求死敵威尼斯人,真是太屈辱了! 熱那亞人決心行動起來,打破壟斷,報復威尼斯人。直接進攻威尼斯?這顯然行不通,首先是熱那亞打不過強大的威尼斯,鼎盛時期的威尼斯可以調(diào)動3萬多訓練有素的士兵,擁有3000多艘船只,熱那亞只能望其項背;其次是基督教道義上自己也理虧,教皇就在旁邊羅馬城里的梵蒂岡,教皇的眼皮子底下不能放肆。 熱那亞人于是想出了兩個迂回計劃。第一個計劃是,越過奧斯曼土耳其,與更東面波斯地區(qū)的伊爾汗國結(jié)成同盟,直接從波斯灣出動一支熱那亞艦隊,拿下印度洋沿岸港口,控制香料貿(mào)易的線路;第二個計劃是,從地中海出發(fā),從海路上繞過整個非洲大陸,開辟一條新的香料之路。 這兩個計劃都極富想象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也都很不現(xiàn)實,尤其是第二個計劃,基本上是天方夜譚。在第一個計劃由于種種原因失敗后,許多熱那亞人幻想著實現(xiàn)第二個計劃。但是如何實現(xiàn)呢? 熱那亞人都是善于航行的水手,頗受當時歐洲其他國家的統(tǒng)治者青睞。1317年,葡萄牙國王曾經(jīng)任命一個熱那亞人當葡萄牙海軍司令,任命的條件之一是,他和他的繼任者要保持在葡萄牙皇家海軍中有不少于二十名熱那亞人的船長和舵手。毫不夸張地說,葡萄牙人的航海事業(yè)的基石是熱那亞人親手締造的,而繞過非洲去印度的計劃,也被熱那亞人傳遞給了葡萄牙人。 正是在熱那亞水手的幫助下,葡萄牙人一步步地沿著非洲西海岸探索,終于在1488年繞過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此后著名航海家達·伽馬率船抵達了印度,葡萄牙人終于開辟了自己的香料之路,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感謝熱那亞水手的幫忙。 控制馬六甲,扼住威尼斯的咽喉! 不過,印度并非香料之路的終點站,葡萄牙人很快明白,歐洲人垂涎的丁香和豆蔻,都不是印度出產(chǎn)的,而是來自更往東的馬六甲。。 在當時亞洲的海洋貿(mào)易網(wǎng)絡,馬六甲是當之無愧的中心。每年順著季風來做貿(mào)易的中國人、印度人、阿拉伯人、歐洲人擠滿了港口。中國的樟腦、絲綢以及陶瓷,印度的織品,菲律賓的蔗糖,摩鹿加群島的檀香、丁香、豆蔻等香料,蘇門答臘的金子以及胡椒,婆羅州的樟腦,帝汶的檀香,以及馬來西亞西部所盛產(chǎn)的錫,全都運送到馬六甲,再轉(zhuǎn)運到世界各地需要這些商品的地方。 阿拉伯商人也很熟悉馬六甲,他們會前往馬六甲采購香料,然后把香料運往紅海。顯而易見,紅海旁的埃及會把這些香料賣給可惡的威尼斯人。 又是威尼斯!葡萄牙人念念不忘的是搶奪威尼斯人的香料生意,幫著熱那亞人復仇威尼斯。當時一位活躍在東南亞的葡萄牙人就說過:“控制了馬六甲,就扼住了威尼斯的咽喉。” 如果葡萄牙人控制了馬六甲,何止扼住了威尼斯的咽喉,簡直就是扼住了世界海洋貿(mào)易的咽喉! 葡萄牙人先禮后兵,派人與馬六甲的國王接洽,希望允許葡萄牙人在馬六甲做貿(mào)易。富甲一方的國王對葡萄牙人的要求竟然一概拒絕。香料就在眼前卻拿不到,惱怒的葡萄牙人再次開展了“軍艦外交”,大舉進攻馬六甲。帶領(lǐng)葡萄牙士兵圍攻馬六甲的總督阿方索·亞伯奎激勵手下時,重點強調(diào)說: “我確信,如果我們奪取了馬六甲的貿(mào)易,開羅和麥加將會徹底毀滅,威尼斯將得不到香料,除非它的商人到葡萄牙去購買?!?/p> 1511年,馬六甲被葡萄牙攻占了。至此,海洋上的香料之路終于完全落入了葡萄牙人之手,威尼斯的咽喉被扼住了,熱那亞人終于借助葡萄牙人之手成功復仇了。 在葡萄牙控制印度洋和馬六甲前夕的15世紀末,威尼斯人每年獨占從埃及出口到歐洲的香料,通過其他途徑出口到歐洲的香料則微不足道。但到了16世紀初,每年威尼斯人只能獲得原來香料總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威尼斯人的損失就是葡萄牙人的收益,從15世紀末到16世紀上半葉,葡萄牙人運走了亞洲香料總產(chǎn)量的1/10(注:亞洲龐大的人口本身也消費了大量的香料)。 1521年,威尼斯人為了維護昔日自己對香料貿(mào)易的壟斷地位,曾主動提出購買葡萄牙的所有進口香料,但被葡萄牙人一口回絕。在葡萄牙人打破威尼斯人對香料貿(mào)易的壟斷后,奧斯曼土耳其人向東歐的擴張也直接削弱了威尼斯人的勢力。威尼斯不可救藥地滑向了衰落。 值得一書的是,那個在1492年發(fā)現(xiàn)了美洲大陸的哥倫布,可能也是一位熱那亞人。哥倫布早年籍籍無名,所以后世對于他的國籍有了爭議,現(xiàn)在學者們傾向于認為他就是一位熱那亞水手。熱那亞人注定要當遠航的水手,哥倫布也不例外。年輕時期的哥倫布就隨著船只東飄西蕩,甚至還曾經(jīng)遠航到西非地區(qū)做生意。后來,哥倫布說服了西班牙國王資助他遠航,由此發(fā)現(xiàn)了美洲大陸。 熱那亞和威尼斯兩個城邦的明爭暗斗,竟然掀開了世界歷史上波瀾壯闊的大航海時代的大幕,這是兩個彼此仇視的城邦始料不及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