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簡介 鳳凰衣,中藥名,別名雞卵中白皮、雞子白皮、鳳凰退等,為雉科動物家雞卵孵雞后蛋殼內(nèi)的卵膜。鳳凰衣呈卷縮紋折狀的薄膜,破碎,邊緣不整齊,一面白色,無光澤,另一面淡黃色,微有光澤,并附有棕色線狀血。質(zhì)松,略有韌性,易碎。氣微,味淡。全年均可采收,取孵出小雞后蛋殼內(nèi)的軟膜,洗凈,晾干備用。具有養(yǎng)陰清肺,斂瘡,消翳,接骨之功效。 藥材鑒別 一、藥材性狀本品呈卷縮紋折狀的薄膜,破碎,邊緣不整齊,一面白色,無光澤,另一面淡黃色,微有光澤,并附有棕色線狀血。質(zhì)松,略有韌性,易碎。氣微,味淡。以身干、色白、完整、無碎殼者為佳。 二、飲片性狀為皺折狀的薄膜,大小不一,略呈半瓤狀,外表面類白色,內(nèi)表面淡黃白色,具棕色線樣血絲,易撕裂,邊緣不整齊,體輕,略有韌性,易破碎,氣微腥,味淡。 二、功效與作用 1、【性味歸經(jīng)】味甘、淡,性平。歸脾經(jīng)、胃經(jīng)、肺經(jīng)。 2、【功效作用】養(yǎng)陰清肺,斂瘡,消翳,接骨。用于久咳氣喘,咽痛失音,淋巴結(jié)核,潰瘍不斂,目生翳障,頭目眩暈,創(chuàng)傷骨折。 三、用法與用量 1、內(nèi)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劑。 2、外用:適量,敷貼或研末撒。 四、注意事項 脾胃虛弱,有濕滯者慎用。 【配伍藥方】 1、治眼風(fēng)腫:雞子白皮、枸杞白皮等分。上二味,搗羅為散,又研令極細,每日三上。吹鼻內(nèi)。(《圣濟總錄》吹鼻散) 2、治下疳瘡,腫痛:鳳凰衣(煅)、黃連各等分,輕粉、片腦少許。為末干摻,或鴨子清調(diào)敷。(《醫(yī)學(xué)入門》鳳衣散) 3、治跌撲骨折:鳳凰衣適量,研細粉,每服5g。合其他接骨藥一同服,有促進骨折愈合的作用。(《中國動物藥》) |
|
|